今天有個保養品新聞很有趣,特別是酒糟與敏感肌膚的朋友,看到這個新聞一定嚇死了:

 

(圖片取自蘋果日報:40歲婦女長濕疹,就醫才知是對臉部護理品的防腐劑MIMCI過敏

《蘋果》調查5成洗潤髮品竟含濕疹元兇=蘋果日報專案調查組2013/11/18

化妝保養品添加的合法防腐劑MIMCI,最近被英國皮膚科權威醫學組織點名為濕疹元兇,引發調降限量、禁用呼聲。《蘋果》調查國內各賣場歐美台日等共99個知名品牌、上千件洗浴護產品,發現逾5成洗潤護髮品含這2款防腐劑,件數最多為知名的潘婷、飛柔及森田藥粧;標榜低敏感、抗菌或嬰幼兒洗浴品也有近6成含MIMCI,顯示國人接觸過敏原風險很高。
歐美日等國家早在8年前就制訂標準,國內卻遲至下月才公告限量標準。消基會痛批:「政府把國人當做無敵鐵金剛,只要沒死人都沒問題?」各大品牌表示,已注意到防腐劑致過敏問題,將研議調降濃度或換防腐劑。

關於這個新聞,5047先生也寫了些說明

台灣衛生福利部(前衛生署)已經在今年的918日時,就已經先發過一次新聞了,其內容……今天台灣衛福部又再次針對此「舊聞」公告一次(我國化桩品MI/MCI防腐劑之管理規定……有關MI/MCI結論為;MI(甲基異唑酮;Methylisothiazolinone)使用限量為0.01%且不得使用於接觸黏膜部位產品);MCI(甲基氯異唑酮;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使用限量為0.0015%使用於沖洗掉產品,限量0.1%)……PARABEN不能用MCIMI又被放大渲染……防腐劑的重點應該放在「添加使用濃度」及「限制可添加入的產品」……現在又有一堆廠商又開始跳出來說自己家的產品最天然,不含防腐劑了……這樣的新聞當笑話看看就好。

張麗卿老師的文章內容是這樣:

歐盟開了很多次會議,計畫要將paraben從防腐劑的可用名單上除名,然後呢?就不加防腐劑了嗎?當然不是!各大品牌就只好尋尋覓覓哪些替代的防腐劑比較「不毒」。

於是在美國和歐洲最多品牌選擇MI來代替paraben苯甲酸酯。各國的監管機構也都認定為MI較為安全和低毒。只是MI既然較安全,為何會過敏?以往的用法,MI常與其他防腐劑混合搭配使用,所以MI的濃度相對較低。但隨著其他化學防腐劑紛紛被點名撻伐與淘汰出局之後,MI成為較少被罵的防腐劑,所以集中選擇添加的結果,讓濃度提高了,過敏現象自然就多了

大家其實不用太害怕,不是含有MI的化妝品就會過敏,過不過敏是【添加量】來決定的。只要配方不獨用、不高濃度添加,就沒有刺激過敏的疑慮。

台灣的東森新聞更誇張,直接就是這樣的標題:6成含過敏、濕疹原低敏「嬰幼兒洗浴品」唬很大

我想談,第一項:

各位朋友,經過這幾十年的努力,除了少數比較誇張的狀態(人類再也阻擋不了肌膚監測了!從「佳麗寶白斑事件」談毒理/藥理劑量概念),沒有一家合乎水準的保養品公司會犯「放入容易引起過敏的成分」這種蠢事——假設您是一家年營收新台幣500億元的保養品公司總裁(CEO),您願意製造的產品是「非常有效,但是容易過敏」?還是寧可選擇「效果一般,從來不引起過敏」?

因此現代的肌膚敏感不應該討論「加了什麼」,應該更謹慎地注重「加了多少」。俗話地說,就是「討論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安全,『白飯還是糖水比較危險?』是個假議題。真正應該討論的是:『一餐吃十碗飯比喝5mL糖水更危險』或者『一餐喝1000mL純蜂蜜比半碗白飯糖分更多,高血糖昏迷風險更高』」。

翻譯成5047先生的意思,就是:「重點應該放在『添加使用濃度』及『限制可添加入的產品』(清洗型產品接觸皮膚時間較短,傷害累積可能性不高。保養型產品黏著在臉上,添加劑量應該要更低

翻譯成與張麗卿老師的意思,就是:「集中選擇添加的結果,讓濃度提高了,過敏現象自然就多了」(雖然MI相對安全;但是這個也添加MI,那個也添加MI。累積之後總劑量太高,才出現這個『MI敏感』的新聞

翻譯成毒理學(或藥理學)的科學意思,就是:毒性(或傷害),永遠與劑量有關!離開劑量談毒性,不過是愚蠢的新聞!

我想談,第二項:

雖然東森這個6成含過敏、濕疹原低敏「嬰幼兒洗浴品」唬很大標題離譜了些。但是從這個標題各位可以發現,如同我一直質疑的:「現在那麼多『敏感肌專用』、『抗敏感護膚品』,它們如此宣稱的科學依據在哪裡?

各位花大錢,無比期望的「運用抗敏感保養品,珍惜對待敏感肌膚」,會不會反而是敏感肌膚的壓力來源?廠商們如何「為各為避免這個風險」?

身為醫師,我當然要提供實際的作法

生物(細胞)的本性很簡單:無論您理解的是「毒藥」還是「致毒劑量」。細胞能承受,就繼續繁榮。細胞不能承受,就會逐漸凋亡。因此上述這些文謅謅的描述,最簡單的結論就是:「對終端產品長期監測,反覆對照。如果使用後逐漸凋亡,就是壞東西/過量。如果使用後逐漸繁榮,就是好東西/適量

 

醫療史教導我們太多東西。其中「謙卑地持續觀察未知可能」才是科學進步的重要推手。至於這些三不五時冒出來的新聞,各位就真當作笑話看看吧……

核心精神聲明:

        我不反對使用保養品!我唯一的關心就是健康!因此我反對「盲目地使用保養品」、「盲目地執行醫學美容」

根據科學邏輯,要確定保養品或治療的安全,應該在使用前、使用後都做紀錄;而且必須長期監測,反覆比對。這就是呼籲建立「使用保養品療程時,請隨時監測肌膚反應」的正確心態為什麼護膚品「長期使用有危險」?=談「實驗室資料」與「長期追蹤PMS資料」的核心價值。

如果相信單次監測的「證據」,就會出現「使用類固醇的褪紅效果很好,應該長期使用」這麼愚蠢的事!保養品與醫美治療長期使用、大量使用;對身體的影響深遠。只有真正長期監測,才能確保長期劑量安全。(「皮膚測試」、「皮膚檢測」與「皮膚監測」有什麼不同?=專業醫療論壇問題回答

        如果您初次看到這個blog,發現「看不懂文章內容」。這是因為作者能力不足,文章悟道的順序不一。拜託您買本循序漸進的科普書籍肌戒毒:14天不洗臉的真正醫學美容也可以聽錄音檔。理解真正真理之後您就會發現:

因為醫美措施而敏感、痘痘,甚至酒糟玫瑰痤瘡的可能性很大!

因為錯誤保養品、雷射激光療程產生黑斑是必然的!

任何傷害出現的反黑、發炎、脫皮、粉刺與紅腫、刺癢……一定有改善!

只要正確實施並遵守肌膚監測的指導,這就是您最重要的科學證據!如果您同意上述理念,想定期獲得真正的醫學美容與保養品訊息?還請訂閱本blog

        極緻,只做對的事!為了幫助更多患者,極緻希望獲得高手們的分享。如果您對某種治療的醫學證據非常有把握,還請告訴我們。極緻會謹慎地評估,並協助建立相關肌膚監測原則。至於買書……

博客來網站買書按這裡(海外也可以)

大陸當當網按這裡

大陸淘寶網站按這裡

香港CP1897網路商城按這裡

新浪健康;好書推薦

補充閱讀:

「肌戒毒」整體概念:電視專訪 2013-06-18 20:18

「肌戒毒:十四天不洗臉的真正醫學美容」 2013-01-04 19:09:46

「肌戒毒:十四天不洗臉的真正醫學美容」臺灣廣播公司錄音檔 2013-02-01 21:23

敏感/酒糟肌膚的自我療護談「十四天不洗臉」的自然醫學學理猜想 2011-03-15 21:27

 

arrow
arrow

    doctorskin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