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


張主編寄了二張剪報給我,其一是十一初的蘋果日報,報導「注射CO2,去疤消脂緊膚」;另外一篇更早一些,討論珍妮安妮斯頓「究竟有沒有除皺塑臉?」


我不知道該談些什麼,就上網找了一下資訊。結果代表CO2注射治療的「Carboxyl Therapy」在Google中跑出140萬條訊息,大部份是癌症或基因治療。即便有些與美容相關的資訊,如果不是來自對岸,也就是泰國、韓國的資訊。


至於珍妮安妮斯頓,「她究竟是誰呀?」~正是百無頭緒,忽然發現「原來這就是頭緒!」


資源、現狀與觀察


極緻創業三年以來,由於隱密性高,加上技巧也不差(<=這個是廣告!?),我們接受過六、七十位港、臺藝人的求診。其中固定回診的大約三十位,都成了朋友;其中包括(噓不可以講~)。另外許多政商名人也是我們的好朋友。


各位也許不很清楚,藝人光鮮亮麗的背後,往往都有吃暗虧的情況打個比方,如果 周杰倫 先生到了某某醫學美容診所, 那位 醫師對於這位亞洲天王的要求「其實並不拿手」;請各位看倌猜猜,該醫師會請周天王「另找高明」,還是「硬吃一注」?


再設想一下,圍繞在周天王身邊的「好朋友」,究竟有多少人「真正敢說實話」?我的意思是說,如果周天王來到極緻(聲明一下,他不是我的病患!),最有可能是朋友介紹:「這位醫師技術很好,而且口風很緊」。


問題是,他的朋友「真的瞭解嗎」?


醫療分工才是正確的方向


醫療原先不是這樣的隨著時代進步,醫療的知識快速累積,加上技術不斷翻新;於是 從 醫師分工出藥事、檢驗、護理、復健等相關職能。「醫師」這個職能本身也快速分工,從近百年前的 全科 醫師,分工出內、外、婦、兒所謂「四大分科」;之後再隨著知識與科技的細化,出現腸胃內科、肝膽外科等「功能系分科」,以及皮膚、泌尿等「器官系分科」。


最後因為分科太細,民眾無法理解,於是產生「轉介醫師的專門醫師」,也就是家庭醫學科。


這是醫療的正史,雖然臺灣因地狹人稠而有些許變化,基本的原則還是這樣的。換句話說,醫師對於自己不專精的科別,原則上會轉介給其它更專長的醫師,以確保病患安全。


然而醫學美容就混亂了皮膚專科醫師宣稱「雷射是我們的專長」,其它專科醫師不以為然。眼科與整型外科競爭「雙眼皮手術市場」,牙科除了「壟斷」植牙之外,也跑來與耳鼻喉科、骨科及整型外科爭食「下顎整型」(戽斗)的大餅。


更離譜的是連一般不懂醫療的人,隨便聘請幾位生疏的醫師前輩(往往已經退休封刀了),就堂而皇之地做起醫學美容的「生意」!


醫學美容為什麼混亂?


雖然找不到確切的證據,我並不認為這「只是商業造成的混亂現象」也就是說,我不認為「凡商業駐足之地,必然變得道德下降」這句話具有真實性。


沒有證據證明我的說法,卻有反證可以支持這樣的思考醫療產業並不是今天才有競爭;醫療競爭也不是臺灣地區一時一地的特色。然而醫療分科行為仍舊持續進行著。


個人認為有一項因素可以解釋這樣的行為當消費者得不到充足資訊的時候,供應者(在這個案例中就是許多「醫學美容中心」)就可以為所欲為,最後出現離譜到不可思議的現象!


換句話說,如果消費者可以得到相對充足的資訊,供應者的混亂行為就會獲得某種程度的控制。消費者的資訊愈多,邏輯愈清晰,供需雙方的交易力量愈相等,消費者的權益才能獲得最大的保障


從這個角度看來,「跟著名人做整型」就算是標準的錯誤了!


名人整型的劣勢


還是回到 周 先生的案例來吧。我們很清楚地知道,一位有名的藝人(愈有名,情況愈不利)無法「隱藏自己蒐集資訊」。也就是說,各位朋友可以「花個掛號費,這家看看,那家問問」的「特權」,名人是無法享有的


當 周 先生走進某一家醫院/診所的時候,比較沒有道德的機構就會對外放話的比方說「 周 先生相信我們,決定到我們這裡治療」之類的公開或是耳語。就 周 先生這樣的「地位」,一旦新聞媒體問起,為了表示風度(或是維持將來可能求診的關係,who knows what will happen tomorrow?),大概也就是「不予置評」了。這樣的回應恰巧坐實了該機構的希望,也使這種狀況屢見不鮮。


因此我們可以預料的是, 周 先生一旦決定做些什麼,一定先問周邊的親朋好友而且必定是非常親密的朋友,以免「遭到出賣」。這樣的小圈子,甚至是極小圈子,得到的資訊顯然不可能充足


不足的資訊,如何做出正確判斷?


其次,如同我們前面提到的,懾於 周 先生的大名以及可能帶來的宣傳利益,有多少醫院/診所會將這樣的「肥羊」往外推?即便對自己的醫療團隊完全沒有把握,誰不願意「盡力一搏」?


您願意成為「盡力一搏」的對象?這樣的事有沒有可能發生嗎?


我們這樣假設假設您是 周 先生,假設運氣不好您會到媒體上面嚷嚷嗎?您會「控告」該醫療機構嗎?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一個不公平的交易,吃虧的一定是資訊相對不足的一方。身為名人,事先很難蒐集足夠資訊(原先網路是個好來源,現在也充斥各種謊言與誇大~),事中無法得到安全與負責任的確切保證,事後又無法求償,捍衛自己的權益;顯然是不肖業者心目中最好的「潘仔」對象。


至於「藝人代言」部份,嘿嘿嘿各位朋友會到處嚷嚷說「我做了玻尿酸隆鼻」嗎?如果不會顯然這些代言的藝人「非常感激為他們服務的優良醫師」,以至於他們的行為與一般民眾的預期不同。


名人vs.民眾劣勢vs.優勢


從珍妮安妮斯頓的案例,從CO2注射的案例,還有前幾週發生的「幹細胞回春;胸部發炎化膿險割除」案件,我們都可以看到許多所謂「新科技」的不成熟影子。由於媒體對於影藝消息的熱中,好萊塢或其它地區的影星整型新聞往往引起注目,結果卻未必有人關心。


身為時刻注意美容醫學資訊的專業人員,我們在這個行業裡面看到太多疑問,因此非常確定「資訊不足的名人一定會有上當的機會」。極緻始終保持誠信,只提供合法而確定的治療,就是盡力避免自己與客戶不確定風險的意思。各位聰明的讀友,各位擁有「匿名」特權,可以到處諮詢比較的讀友,為什麼要放棄自己的優勢,跟隨「相對可憐」的名人跳入陷阱呢?


請同意我再強調二件事:


周杰倫先生確實不是我的病患借用他的名號,當然因為我的小朋友都是他的歌迷。如果他有機會看到這篇文章,「謝謝您的包容~


「跟著名人做整型」確實是標準的,對自己不負責任的錯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ctorskin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