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朋友對肌膚監測有興趣,有些人實地「嘗試」了…
一位朋友寄來他拍到的50X圖,給我的訊息是:「好像問題不大。表皮有紋路,就是有點敏感,有點堵塞,然後還有很少量的類固醇殘留,,沒有光圈什麼的...這是局部問題。」
這位是好朋友,也是老朋友——好朋友不喜歡聽壞話,老朋友不應該說謊話~
於是我很委婉地:「去跑步。我估計天氣一暖和,就會有新一波的小熱、濕…現在看到的不是真紋路,是痂上的裂隙。基本紋路可見,相對於完全平光,大約改善了50%。但是表皮的50%大約等於整體的25%。血管仍舊可見,但隱微不明顯。請認真悶霜,一定會看到答案。」
這篇blog基本上是為他寫的——也為某幾位醫師寫,所謂的「50X皮膚鏡表皮判讀」。
觀察表皮需要知道…?
皮膚鏡的最重要原理就是「放大與真實」。意思就是說,必須真實表現出皮膚的生理結構。放大,只是為了更容易看清楚。因此各位需要看到的是:皮膚固有的皮溝、皮紋與皮丘;也就是紋路。因為是紋路,所以要區分出真紋路與假紋路。
真紋路簡單——正常的紋路就如圖一與圖二。或者從毛孔中輻射而出(臉部),或者有明顯的溝紋表現。
假紋路就比較困難了。在肌膚監測的幾年經驗中,我們被騙過幾次…
先來看「簡單級」的:圖三看起來是紋路,事實上應該是許多漿狀滲出液固化(結痂?)後的裂隙。各位不要以為「這麼簡單都會上當」…當年,我們也以為這是紋路。
再看「中等難度」的:圖四到底算有紋路?還是沒有紋路?部分紋路清楚地從毛孔輻射而出,但是又有許多毛孔堵塞。圖片中央又有些顆粒與粘稠乾涸狀態,應該是假紋路…這個圖形,其實就是那位好朋友被判斷為「表皮有紋路,就是有點敏感,有點堵塞」的樣子。
再來,「高等難度」:首先是簡單些的。圖五又有漿狀紋路(類似圖三),卻又有明顯毛髮,似乎真是紋路?
再來是稍難的:圖六的螢幕中央有塊角質堆積。這個堆積十分薄,因此還可以看到紋路狀態。週邊的紋路也存在。請問,這個紋路算是嚴重傷害?還是皮膚狀況不錯?
最後是「真高難度」。圖七是初診七天不洗臉之後(請見「十四天不洗臉」),皮膚紋路益發漂亮。然後經過精油按摩…圖八…就糊了!
為什麼搞懂「真假紋路」很重要?
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告訴各位「真有『看不懂』這回事」。我的估計是:三年後「肌膚監測人人會做,真正看得懂的沒有幾個」這種濫竽充數、魚目混珠、以紫亂朱、睜眼說瞎話…的狀況。我擔心到時候肌膚監測會變成「靠,又說這個」的偽科學。
為什麼一定要區分「真紋路」與「假紋路」?因為上帝不會騙人——無論您看走眼與否,好皮膚經過「十四天不洗臉」還是很舒服,壞皮膚經過「十四天不洗臉」就會原形畢露。
至於這些「真紋路」與「假紋路」,特別是難度超高的「假紋路」要如何辨識?如果各位真有興趣,且聽下回分解…
部落格設置目的:
① 極緻,只做對的事!為了幫助更多患者,極緻希望獲得高手們的分享。如果您對某種治療非常有把握與醫學證據,請告訴我們。極緻會謹慎地評估,並且協助建立該治療方案的肌膚監測原則與大力推廣
② 因為醫學美容而敏感、而酒糟/玫瑰痤瘡嗎?因為保養品、雷射/激光療程產生黑斑嗎?有反黑、發炎、脫皮、粉刺與紅腫、刺癢的問題嗎?肌膚監測是您最重要的科學證據!
③ 想定期獲得真正的醫學美容與保養品訊息?請訂閱本部落格。這裡還有「微博答客問」欄目開通說明與更多影音視頻檔請按這裡
補充閱讀:
敏感/酒糟肌膚的自我療護—談「十四天不洗臉」的自然醫學學理猜想 2011-03-15 21:2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