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在海外,想要訂閱本部落格電子報,以便更方便地閱讀全文/超連結,煩請點擊這裏)
補充說明:
Stone對我來說是位新朋友—開始注意到他的blog,源自5047先生的介紹。如果沒有記錯,Stone先生也是保養品製造業界的人,似乎更以容器為主。
肌膚監測的課,其實頗多業界的朋友來上—我知道的,至少就有雷射的代理商、OEM保養品廠商、學校的科系主任…當然最多的是醫師與護理人員。
人老了,性子還是急;加上「來日無多」(<=大概只剩下80年吧…如果我能夠活到120歲…),很想把知道的事告訴大家。文章已經算是收斂了,課程中火氣更大,也許得罪了許多人的商業利益(所以我的課程不准錄影、錄音)。許多媒體與朋友因此錯認我是「敢講的」、「辛辣的」、「犀利的」…各位實在太抬舉我了,我不過是個焦急的…中年男子…
2011年3月6日(Stone記錯了,3月6日才是星期天),我們開設了第三次肌膚監測的課程。Stone的這篇文章寄到了信箱(我訂閱了他的blog),我才知道他是「秘密潛伏的間諜」;而這篇文章,應該就是有趣的「側寫」…
3/4/2011宋奉宜醫師『肌膚監測2011』課程=課後感想
一直以來常常拜讀 宋 醫師的部落格,關於肌膚監測的理念我其實是滿認同的,尤其知道 宋 醫師的生日跟我是同一天之後,更覺得有一份親切感,3/4那天去上了 宋 醫師的『肌膚檢測2011』的課程,收穫真的很多,不過也確定了一件事:同一天生日的人個性不見得相同呀!哈哈!但還是有一些相同的特質啦!
回歸正題,正題是 宋 醫師上了什麼?
『思考』是 宋 醫師開宗明義就一直強調的事,如果能從肌膚的許多現象去仔細的思考,就能發現一些簡單的真相。我也發現 宋 醫師喜歡從事物的『本質』來思考,他引述Dr.吳讓他感受很深的一句話:「醫師不看劑量,我們看病人的反應」,他說:「不是治療皮膚,是治療皮膚的反應」。這就是回歸到醫療的本質。也就是治療是很個人的一件事,每一個人的不同情況可能都需要不同的治療方式,所以才需要醫生的存在嘛!
這讓我想到過去曾經碰過一些產品的過敏客訴,過敏的消費者大多都是敏感性的皮膚,而產品上的標示是:『所有肌膚適用』,我們請問客戶是否能在產品上標註『一般性肌膚適用』就好,沒想到客戶回答說:「我們就是要賣所有的人呀!你們應該要做出不會過敏的產品吧!」我們也只能苦笑,過敏是近幾年發生比率越來越高的情況,據說某大品牌調查結果有超過60%的消費者認為自己是敏感性膚質,超過60%ㄟ!那我也可能是其中之一了…,不過這個問題在 宋 醫師的課程中有聽到答案了,什麼是導致酒糟與敏感性肌膚的原因呢?基本上保養品中的致粉刺性物質與現今流行的醫學美容療程是主因,尤其是醫美術後所增加的導入步驟危害更大,至於為什麼,相信大家可以在 宋 醫師的部落格找到答案,就不在這邊做解釋了,但無論如何這些觀念對於我的衝擊是很大的!
當然,這個課程主要的概念是『肌膚監測』,藥品上市前有許多繁複的測試要先通過,上市後仍繼續長期監控,也就是PMS(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但妳知道保養品用了這麼久到底對於皮膚是有幫助還是沒幫助?保養品的PMS可說是還沒開始,更棘手的是沒有一個經得起檢驗與檢測的方式,這也是 宋 醫師要大力推廣這個可行的監測方式的原因,而且只要使用50X的型態鑑識與UV燈功能鑑識就能夠來監測皮膚的狀態。
我覺得這個方式最重要的是,往後,我們可以藉由這種方式知道,這個保養品對於我的皮膚是好還是壞呢?我如果長期使用,皮膚會更好還是更差?不必再臉紅脖子粗的爭論,也不必再解釋這麼多,這些答案都可以檢測出來,證據會說話!
這將會是皮膚保養的一個新革命!宋醫師在課堂上說道,如果肌膚監測能讓未來大部份的保養品都是對使用者的皮膚有益的,那他認為這就是他對這個世界最大的貢獻了!
我也希望能盡棉薄之力為這個理想做出一點貢獻^^
補充閱讀:
呼籲建立「使用保養品/療程時,請隨時監測肌膚反應」的正確心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