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其實不是問,算是留言…)
星期日下午去新光三越@@專櫃買唇蜜,看到有一位太太正在結帳他選好的保養品。
她沒有化妝,兩頰的皮膚泛紅的非常嚴重,臨走前櫃姐還強調這種情形需要用按壓的方式上保養品才可以。
我選好結帳的時候跟櫃姐說,這種情形該建議她去看 皮膚科 醫師吧?如果使用你們品牌而讓皮膚惡化,對妳們的商譽也不好呀!
櫃姐說:「她去看醫師也沒用。」
(擦專櫃保養品就有用?)
所以...
醫師應該多寫一些醫病之間的互動經驗,不管病患問怎樣無厘頭的問題,懂得去問醫師就已經很睿智了。
看完您的留言,發現自己最近耐心少了些…專業人士往往以為「這種低階的常識你應該知道吧…」。
這部份需要不斷反覆地反省,也請各位見諒偶而的疏忽。
我把這個留言全文貼出主要還是有有些觀感—好的醫師都有好奇心與觀察力(後者可以滿足前者,卻往往引發更多的好奇!?);皮膚專科醫師猶然。
「星期日下午…兩頰皮膚泛紅…需要用按壓的方式…」=>這一段有幾個觀察點—星期日的下午,她的臉頰泛紅可能只是襖熱的反應;當然更可能是長期皮膚發炎的結果。我的意思是說,單純就這樣的文字敘述,雖然機率非常高,不必然是皮膚受傷。至於專櫃小姐所說「用按壓的方式」這是對的。
「…讓皮膚惡化,對…商譽也不好呀!…」=>唉,您真是太天真了…消費者對於保養品的苛求可能沒有您想像的高,否則來路不明的保養品怎麼可能在沙龍之間流竄呢?
「…看醫師也沒用…擦專櫃保養品就有用?」=>這點我不是非常反對—如果一位非常有經驗的專櫃小姐,非常有良心的美容師,很仔細地正確照顧顧客的肌膚,未必會比一位每小時看60位病患的皮膚專科醫師遜色。在這個情況下,使用專櫃保養品確實可能有用。
(考慮到錯誤清潔可能導致的傷害,「正確適度的清潔+正確適度的保濕+肌膚休息與自我修補機轉=漸漸改善的肌膚」)是可能發生的。
之前有一位護理朋友留言,談到「非專科醫師執行肉毒桿菌素治療」;言談中似乎有些不屑。我答應她「說清楚」,就趁這個機會說個明白。
從巫術時代開始,人類很容易崇拜「專家」。就心理學的意涵看來,「崇拜專家」可以為自己的失職或疏忽尋找良好藉口—「反正我不是專家」。
另一方面,許多人因「偽專家」的存在受害,從而發展出「專家無用論」。
無論從哪一個極端點來看,這二種心態都無助於自己人格的健康發展。
跟各位格友聊一下「內幕」—前年皮膚專科醫學會、整形外科醫學會與美容醫學醫學會在衛生署開會,討論所謂「非專科醫師使用雷射、脈衝光的規範問題」。會中多位皮膚專科學長為學會力爭,認為「皮膚專科醫師受訓良好,應該享有獨家權利」。
整形外科醫師也不落人後,某位醫院的整形外科主任(其實年紀算來還是 後輩 醫師)甚至嗆聲:「皮膚專科懂得沒有整形外科多」。
一時風起雲湧,波折非常。
嚴格說來,所謂皮膚「專科」醫師指的是醫學院校畢業, 通過 醫師國家考試之後(這是國家級考試,屬於憲法位階);進入某醫院接受皮膚專科醫師訓練四年,取得專科醫師證照(這是國家委託各專科醫學會頒布,屬於榮譽位階)。整形外科「專科」醫師也是一樣—都是醫學生取得醫師執照後,才進入各專科領域的再加強。
從這個邏輯推斷下來,只要某位醫師;無論是婦產專科或是小兒專科醫師,經過四年的皮膚專科訓練,考過皮膚專科考試,就可以稱為皮膚專科醫師。
如果單純依「雷射與脈衝光操作」的邏輯要求來看,一位醫師受過皮膚生理學、皮膚病理學、物理光學、傷口照護與實習操作之後,應該就有某些權利(甚至是全部權利)可以合法操作雷射/脈衝光機器。
經過上述會議的「協商」(就是嘴巴上打架啦…)之後,衛生署決議只要醫師受過六十四小時的專門訓練,就有資格操作這樣的機器。但是「有資格」不表示「國家保障」;如同一般醫師一樣,「有資格」可以開業看診,不表示「看診出問題國家負責」一樣。
於是那位護理朋友就「很不滿地」感覺:「如果一位護理人員受過訓練,是不是可以做肉毒桿菌素注射?」
答案當然是不行<=這個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的。那邏輯何在呢?
醫療的操作其實並不困難—各位從小就看到有密牙醫幫大家拔牙(沒拔過?那您一定小於四十歲…),直到今日還有某些藥局秘密地幫阿公打針,基本上也沒出過問題。
如果醫療這麼簡單,我們為什麼需要唸那麼多書?為什麼需要蓋那麼大的醫院?為什麼需要買那麼貴的核磁共振儀?電腦斷層儀?
當然是因為人類的不可測性—聽過「患上這種疾病的人,90%會自行痊癒,5%可能有輕微肺炎,5%可能會致死」、「使用阿斯匹靈退燒的小朋友,3%可能產生雷氏症候群」這類的說法嗎?密醫、藥房或是幫貪便宜的朋友注射肉毒桿菌素的 沙龍 老師/小姐們,可能終其一生都幸運地沒有遇到併發症。萬一遇到一次「不可預期的問題」,除了求神拜佛,又能夠做些什麼?
(什麼是「不可預期的問題」,比方說…密牙醫遇到血友病患!?)
醫師為什麼要讀那麼多書?醫院為什麼要買那麼貴的儀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減少醫療不確定性,並且對於所有的可能「預作準備」。這就是為什麼立志走皮膚專科醫師這條道路的醫學生,還是要修習內科學、外科學、神經內科學、神經外科學、耳鼻喉科學、眼科學(不要再寫了,這是寫不完的…)。為的就是準備所有未必會使用到的知識,以便「針對已知的疾病,避免所有不可測因素;針對未知的疾病,保留求得真相的權利」。
皮膚專科醫師診斷卡波希氏肉瘤,內科專科醫師診斷免疫不全,耳鼻喉專科醫師診斷口內念珠菌感染…藉由這些各專科醫師的分別與共同努力,人類才能抓到AIDS的全貌;找到SARS的可能治病機轉。
再回答一次:「單純就施打肉毒桿菌素這個行為來說,經過嚴格訓練的護理人員確實可能具有能力操作。然而由於皮膚生理、解剖與急救知識的不完全缺陷,這樣的操作無能力面對不可測的風險。經過完整醫療教育訓練(包括醫學院校課程)之 後的 醫師才有權利從事這樣的治療」。
護理人員沒有權力操作雷射機種,就像皮膚專科醫師不被允許作心臟移植手術一樣—沒事的時候很好,出事的時候怎麼辦?
然而一般的肌膚照顧,不要說「經過嚴謹訓練的護理美容師」,即使是「一般略微訓練的專櫃小姐」,只要邏輯與知識正確,本來就有機會照顧得好<=要不然您想想,臺灣六十年來的民眾肌膚照護,究竟是皮膚專科醫師們貢獻的大一些,還是專櫃小姐們貢獻的大一些?
問題出在「問題肌膚」而非「一般肌膚」的時候,皮膚專科醫師有更多的優勢…但是「優勢」必須植基於「細緻的觀察與照顧」,如此而已。
所以我才會說「如果一位非常有經驗的專櫃小姐,非常有良心的美容師,很仔細地正確照顧顧客的肌膚,未必會比一位每小時看60個病患的皮膚專科醫師遜色。在這個情況下,使用專櫃保養品確實可能有用」。
「醫病之間的互動經驗…無厘頭的問題,懂得去問醫師就已經很睿智」=>是的,看到您的留言,我會敬謹地看守我的心態…至於互動經驗,我的記憶力不好(老了就是這樣;短期記憶很差,小時候的事倒記得很清楚),如果想起來就會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