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取自路,請按這裡


也許是環保素食風潮;或者天然反璞歸真;無論如何,人們的眼光離開了「最新化學製劑」、「最好動物成分」,注意到「天然、植物配方」這個名詞。


然而「天然」是個模糊觀念「植物」也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站在醫藥專業立場,我們必須細究「植物」與「天然」的確實意義。


「植物萃取成分」的原始意義


因為化學傷害的恐懼,人們開始嚮往原始、天然的生活。加上動物保護、素食勝過高血脂飲食的印象,十多年來,「純植物萃曲」或「天然植物配方」重新成為保養品的新概念。


加上營養過剩,減重盛行的潮流,相對於動物來源,植物成分至少有「無動物性交叉感染(如狂牛症)」、「無過飽和營養/脂肪酸」、「相對較佳抗氧化能力」與「相對較佳抗敏感能力」、「相對清爽、低負擔」等特色。


然而如同「橘越淮為枳」,不是所有「植物來源」,都有同樣的安全、效果。況且,植物制劑也有本身的先天缺陷容易有光敏感反應,甚至相對容易引起一般敏感刺激。


真正討論植物萃取的優劣,應該分成二個子命題:什麼樣的萃取方式,可以確保萃取成分的效果?「萬一」萃取出高效果的植物成分,如何確定它的安全劑量?


「植物來源」比較有效?比較安全?


先談「萃取」或「提取」。這些似乎很炫爛的專有名詞,其實老祖宗的草藥煎劑、藥酒,就是植物萃取的方式。各位就算對於植物萃取不了解,至少知道「當歸鴨」一定好過「清煮當歸」;而且烹飪時當歸要後放,不可以一開始就與鴨肉同煮。這種「生活智慧」其實與「當歸有效精油必須以油溶方式萃取,而且不耐久煮」這個事實密不可分。


相對於動物來源,植物成分較為活躍;「活躍」的意思,當然就是容易揮發、容易變性。因此植物萃取有「蒸餾」、「冷壓」、「油溶」、「水漬」幾種方式。理論上,油性成分多半以油溶、冷壓為尚。水性成分可以水漬;或以低溫蒸餾方式「逼」出精油等容易揮發的成分。


換句話說,不同的萃取方式,可以提煉出不同的成分。錯誤的萃取方式,當然會減少植物萃取的效果。


「天然」一定比較安全?


從天然這個「偽名辭」下手,我們來處理「安全劑量」這個議題。


十多年來,當各位還著眼於「哪個成分最有效?哪個成分最天然?」的時候, 皮膚科 醫師們已經接獲許多保養品過敏的案例。


沒錯,對於「會吸收、滲透到體內」的成分來說,除了「有效」之外,更重要的議題是「安全」;尤其是「長期安全」


植物萃取成分既然是活躍的,表示這個成分:


1.      必須經過妥善「防腐」:這裡的「防腐」未必是防腐劑;任何確保有效物質穩定、不隨意劣變的成分,都可以算是「防腐劑」或「安定劑」。各位也許忽略了,我們在超市買的「天然精粹冷壓橄欖油」,如果不好好保存,大約三到四個月就會出現「奇怪的油污味道」這種劣化現象;然而許多號稱「純天然」的保養品牌,竟然可以耐受歐洲大陸船運的迢迢辛勞,還放在倉庫儲存、商店展示;即便到了消費者手中,還可以在梳妝台待上半年、一年,絲毫不曾質變?這樣的「純天然」,實在令人無限遐想~


2.      無論什麼成份,都有最高劑量:所謂「活性」成分,當然必須「產生作用」。既然「產生作用」,必定有「最低有效劑量」與「最高限制劑量」。以食鹽為例(這算是「不活性」的代表了~),各個衛生組織的每日安全劑量(Recommended Daily Allowance; RDA)大約在2.5公克。然而我們偶而的放浪(比方說,麻辣火鍋或乳酪火鍋),假設單日攝取了20公克的食鹽,不會造成(健康人體的)立即傷害。換句話說,20公克可以是「短期安全劑量」;然而2.5公克才是真正的「長期安全劑量」。「天然」植物萃取成分多半屬於相對複雜的複合物質,短期劑量過高可能有局部刺激風險(請想想精油?);長期劑量過高會出什麼亂子,恐怕沒有任何已知數據!


如何選擇自己合適的保養品?


嚴格地說,「植物來源」或「動物來源」、「礦物來源」都是偽命題。一個真正的「好保養品」,首先就要做到「安全」。如同前一段敘述,「長期劑量安全」在成分層級就不是絕對存在(有的成分有,大部分成分沒有);更何況「混合多種成分」的終端產品?面對「長期使用可能不安全」的風險現狀,我們又如何討論「適合自己的保養品」?


醫學界使用藥物的歷史告訴我們,不斷監控藥物臨床反應,才是藥品安全的最重要防線。許多藥物的惡性副作用(「sibutramine/西布曲明可能導致中風」事件)或良性副反應(「aspirin/阿斯匹靈可能減少中風」事件) 都是 醫師群策群力發現的,不是藥廠發現的;也就是所謂「上市後監測系統」(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PMS)。


對此,醫學界提出的答案很簡單:各位在使用保養品之前,先以肌膚監測方式建立基礎資料;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再以肌膚監測方式建立追蹤資料。持續監控一段時間,您的皮膚逐漸好轉,該保養品顯然安全,也適合您使用;您的皮膚逐漸受到傷害,該保養品應該丟到垃圾桶了~


黑白就是如此分明;對的,皮膚就會變好;錯的,皮膚就會劣化。至於「號稱天然」、「最新科技」?就讓無意義的口號隨風飄逝吧~


部落格設置目的:


        更多影音視頻檔


        專業敏感/酒糟/玫瑰痤瘡肌膚治療機構;特別是錯誤雷射/激光/醫美/保養品後反黑、發炎、脫皮、粉刺與紅腫、敏感問題


        想定期獲得真正的醫學美容與保養品訊息?請訂閱本部落格


補充閱讀:


保養品的「適合與否」=與中國西安齊醫師的觀念來往 2011-03-12 15:32


「使用後皮膚真正變好才是硬道理」:從另一篇部落格文章談「成分表的閱讀」 2011-01-06 18:34


為什麼保養品「長期使用有危險」?=談「實驗室數據」與「長期追蹤PMS數據」 2011-03-15 16:20


如何「正確」選擇保養品?一位新格友的疑問 2011-09-06 15:41


陷入了護膚保養的完全迷茫期!?=微博答客問2011110401 2011-11-04 19:08


陷入了護膚保養的完全迷茫期!?partII=微博答客問2011110701 2011-11-07 21: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ctorskin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