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在海外,想要訂閱本部落格電子報,以便更方便地閱讀全部圖文與超連結,煩請點擊這裏)
經過了十四天不洗臉練習後,許多朋友開始發現「不使用洗面乳,結果臉部更乾淨」、「不使用保濕乳液,竟然皮膚比較不乾」的「怪異」現象…這部份,如果各位真地理解「自然永遠是對的(mother nature speaks)」,應當合理懷疑,「擦上乳液之後變得更容易乾燥」這個事實,是不是跟「吸毒」很近似?如果跟「吸毒」很近似(<=停止吸毒之後,身體開始健康),那「十四天不洗臉」的過程很類似「戒毒」,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猜想看閱讀篇文章的朋友,有些臉上出現乾癢,甚至有些脫屑、亀裂了。我就不多囉唆學理的部份,直接切進作法。如果想了解學理的朋友,補充閱讀內的幾篇文章看一看吧…
有些脫屑、亀裂的皮膚,伍氏燈下真的有螢光物質排出
雖然我是位西醫師,「不應該」出現排毒的想法。然而在觀察「十四天不洗臉朋友」的自然排除現象時,確實可以從伍氏燈看到不同顏色的排出物。
強調「不同顏色」,是因為某種血液中的蛋白質(<=白蛋白;albumin?)也可能在滲出組織液中出現螢光反應。但是這種的螢光反應不應該一下子黃色、一下子橘色,甚至有粉紅色與亮白色的表現。
(這部份,還請有經驗的高手現身…)
更有趣的是,我們發現這種螢光物質的出現強度,與患者紅腫、滲出的嚴重程度正向相關—紅腫、滲出愈多,螢光反應愈明顯。再者,不同螢光物質的臨床表現也有差異,這部份是可以重複操作的。最後,如果我們移除了這些螢光物質,患者的症狀也會隨之改善。
經由這樣的觀察,我們猜測「臉部的細胞真地在排出某些不喜歡的物質」(<=如果您覺得太拗口;廣義地說,「細胞不喜歡的物質=毒物」)。
所謂的「急性紅腫」,很可能就是「臉上毒物堆積」
使用「很可能」這個詞,並不因為我們沒有把握。打個比方說,雖然我們看過的所有烏鴉都是黑的,可是「天下烏鴉一般黑」確實狂妄了些…我看過的烏鴉都是黑的,可是我沒有看過所有的烏鴉,沒有權利為「所有的烏鴉」定調。
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所有急性紅腫、滲出案例;無論是以50X的電子放大鏡,或是伍氏燈,一定可以在二者之一(甚至二者兼具)找到排出物的證據。或者出現奇怪的黏稠物質,或者皮下出現「黑砂礫」這種很特殊的,可能是汗腺堵塞表現的一個現象;伍氏燈下的螢光反應也不會缺席。從這些表現中,除了(因為經驗值)尚不能預測嚴重時間究竟多長之外,我們確定患者的嚴重程度、乾燥或滲出等不同表現。
回到主題:
根據這樣的臨床觀察(十四天不洗臉會自然代謝;以及滲出物的螢光表現),各位很容易可以歸納出「幫助表皮污染物質代謝,就可以降低不適感」這個結論。這也是我們在臨床操作的黃金守則。
先談一下整個自我護理的邏輯與方式(我們慣用的產品是瑞昇PGA與平衡滋養霜):
1. 以悶敷方式溶解表皮殘餘(代謝廢物):詳細操作類似粉刺與毛孔堵塞自我敷面法。要注意的是,「保鮮膜悶敷」這個行為的目的,除了幫助溶解之外,也會造成「產品成分」的強烈滲入。如果您對悶敷所使用的產品沒有太大把握,請細看「錯誤」保鮮膜濕敷法的超級傷害風險!與保養品的真相?從「正確保鮮膜敷面法」與「餛飩湯理論」談起。
2. 以安全乳霜協助紓緩乾燥皮膚與「水性悶敷成分」的刺癢不適:正在發作的皮膚相對乾燥、脆弱。這時候以瑞昇PGA這種水性成分敷著,剛剛接觸的瞬間,很可能會有些刺癢感。事先薄薄地塗抹一層安全乳霜(我們使用的是平衡滋養霜),可以減少這種不適。
您或許會疑惑:如果水性成分悶敷會有刺癢感,直接悶敷乳液性質產品不就得了?單純就保養品的設計來看確實如此。但是「現場實戰」的觀察發現,我們發現敷著乳液的皮膚風險較大。我沒有辦法解釋原因,猜測是「界面活性劑 surfactant」的過度吸收造成。這就是「成分表閱讀」與「實際肌膚監測」二者最大的不同。所以…呼籲建立「使用保養品/療程時,請隨時監測肌膚反應」的正確心態…
3. 最後,因應不斷發生的乾燥;在「經常悶敷移除廢物」的前提下(<=大約一天一次;嚴重時一天二到四次),雖然代謝廢物會少一些,皮膚的乾燥還是需要使用安全乳液或乳霜舒緩。多次薄敷乳霜,可以稍微減少不適感。
4. 簡單地寫,整個操作就是「薄薄的平衡滋養霜」=>「厚厚的瑞昇PGA」=>「保鮮膜悶敷15分鐘」=>洗去;一天重複二~四次,依情況而定。之後全天薄薄、多次塗抹平衡滋養霜
如果您在天涯海角,手上沒有這些產品,如何簡單自救?
了解整個邏輯之後,您可以將上述第4條改為:
「薄薄的安全乳霜」=>「以煮過、殺菌放涼後的白開水,紙面膜濕敷」=>「濕敷30秒到1分鐘移除」=>「以煮過、殺菌放涼後的白開水,紙面膜濕敷」=>「濕敷30秒到1分鐘移除」=>(重複四到十次,直到比較舒服)。之後全天薄薄、多次塗抹安全乳霜
至於您使用的乳霜/乳液是否安全,最正確的作法是:使用保養品的前後,不斷監測肌膚反應,確認該產品不僅沒有短期接觸性皮膚炎(<=所謂「擦在耳後、手臂內側不會刺激」)、慢性過敏性皮膚炎(<=也就是「貼膚試驗patch test」正常),而且也沒有長期毒性反應(<=這只有長期肌膚監測才會知道!)。
為什麼乳液/乳霜會有風險?看這裡吧…
補充閱讀:
敏感/酒糟肌膚的自我療護—談「十四天不洗臉」的自然醫學學理猜想
瑞昇PGA/平衡滋養霜/高效保濕修敏精華乳的2010年使用小手冊…?
呼籲建立「使用保養品/療程時,請隨時監測肌膚反應」的正確心態
主題:為什麼會建議使用r-PGA敷臉?深層清潔面膜不行嗎?保濕乳液不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