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膚監測的部分,大 陸 醫師們看來頗有興趣;這幾天也看到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有皮膚鏡(dermoscope相關課程顯然大家都同意「把皮膚放大來看,資訊會多一些」這個邏輯


姑且不論傳統的皮膚鏡著重於討論色素與血管、角質變化這些問題(比方說黑色素細胞癌、血管瘤與皮膚癌侵犯還有老人斑),至少有了電子式的皮膚鏡,我們對於某些狀態就有了影像紀錄。在皮膚科學的傳承上會更為方便


但是「結構式疾病」與「功能式病態」的肌膚監測還是不同的後者的難度更高些,也還在發展中。


(因此開始著手寫一本相關的小冊子,希望能有「拋磚引玉」的機會)


學習功能性肌膚監測三年多以來,對於這個監測有些着迷透過幾張圖片,加上伍氏燈的輔佐,我們幾乎可以算命,還可以觀察一系列的變化。


是的,我們發現了許多有趣的新天地。


回到問題


有位格友問了個問題


我也一直覺得醫師提倡的自然醫學美容學理很值得推崇,畢竟我們人類也是「生物」,是亞當夏娃的後代呢!


但我覺得瑞昇PGA的成分中小分子的防腐劑、香料、界面活性劑雖然說PGA分子夠大,能阻礙小分子的滲透;但滲入後就算沒有立即出現刺激反應,應該仍有累積性的傷害!?


使用過程隨時監測PMS,能監測到「未來」可能的傷害嗎?當下應該看不到吧!?


以上淺見,還請醫師指教。


不相信任何人!不相信任何產品!


自從學習自然醫學美容學理,學習肌膚監測技術後,許多朋友醫師都以為「我只相信瑞昇產品」。身為醫師,一位年過四十、執業近二十年的醫師,看過江湖中這些風浪,實話告訴各位:合格的醫師不應該相信任何人,任何藥品,任何產品!


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對於現實社會的藥品/產品,我們永遠要有戒慎恐懼的心理準備因為戒慎恐懼,所以人們發現FosamaxThalidomideAspirinReductil的「未知優點」與「未知風險」。


「不相信任何人!不相信任何藥品!不相信任何產品!」是這些年江湖走老的經驗。


所以我們只看證據,不為任何產品辯解當然包括瑞昇PGA…


50X的放大,1/50的微細觀察


您提到「滲入後就算沒有立即出現刺激反應,應該仍有累積性的傷害!?」時,還有「使用過程隨時監測PMS,能監測到「未來」可能的傷害嗎?當下應該看不到吧!?」的思考,顯然已經深得「誰都不可信任」的真髓。請容我提出自己的觀察與假設(<=事實上是「邏輯推論」)。


如果您使用某個產品,假設這個產品在使用三年後會明顯堵塞毛孔,皮膚乾燥發紅。「三年」就是三十六個月。我們觀察50倍的放大影像,目的就是「讓時間移動的腳步放大50」;換句話說,本來要等到三年才會在巨觀(macro-view)看到的問題,我們在使用一個月左右,就可以藉由「放大50倍」找出些「移動」的蛛絲馬跡,「預測」三年後的情形。


反之,使用「好東西」,當然也可以看到改善的「細微變化」。


回答您的問題:


「滲入後就算沒有立即出現刺激反應,應該仍有累積性的傷害!?」=>理論上當然如此。實務上我們也知道「如果是非常、非常低劑量的毒品,細胞可能有能力將之排除」;換句話說,當「當下刺激反應為零;也沒有觀察到使用一段時間的傷害表現」時,我們可以假設「該產品相當安全」。


這是線性函數的內插與外推概念已知起點與方向,我們可以根據速度猜測三個月後、三年後的可能狀況。雖然生物的「速度」並非絕對不變,但是「方向」確定,「三個月後」與「三年後」的情況是可以預測的。


換句話說,您提到「使用過程隨時監測PMS,能監測到「未來」可能的傷害嗎?」的這個「未來」,應該帶有二個觀念:


        我們無法預測未來的進展速度因為「進步速度」與個人體質、細胞活性、受壓抑狀態有關。


        藉由監控微小的移動腳步,我們不需要「預測」未來,而是「不斷確認方向」。方向不需要預測,是可以確認的。這就是呼籲建立「使用保養品/療程時,請隨時監測肌膚反應正確心態的意義。


補充閱讀:


化妝品成分也需要上市後監測(PMS=邱品齊醫師格文引用


成分表上看不到的秘密不純物=邱品齊醫師格文引用


「使用後皮膚真正變好才是硬道理」:從另一篇部落格文章談「成分表的閱讀」


又是胎盤素惹的禍!?=廣告/新聞閱讀


提高中風機率歐洲停賣諾美婷=廣告/新聞閱讀


怕生無腦兒孕婦別用A=廣告/新聞閱讀


呼籲建立「使用保養品/療程時,請隨時監測肌膚反應正確心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ctorskin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