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的人數多,醫師數目也多,他們翻譯後的文章,引介起來很方便再這樣下去,我算是被寵壞了


眶下黑眼圈的成因與治療


原文:Infraorbital Dark Circles: Definition, Causes, and Treatment OptionsDermatologic SurgeryAugust 2009


眶下黑眼圈(infraorbital dark circle)指眶下眼瞼區域呈現相對黯黑的一種嚴重美容問題。


眶下黑眼圈見於各種年齡、性別和所有種族,且隨衰老(皮膚鬆弛、皮下脂肪分佈變化)不斷加重。作為一種美容問題,眶下黑眼圈對身體健康無危害,與嚴重疾病亦無關聯,但其人情緒健康的影響正在受到日益關注。


眶下黑眼圈對於女性是一種嚴重的美容問題,從醫學角度看,對人的生活品質有相當影響令人看起來疲倦、憂傷、萎靡,睡眠不足通常使之加重。目前市場有許多用於掩飾黑眼圈的產品。


儘管眶下黑眼圈非常普及,但關於其成因與治療的研究目前比較稀缺


成因與機理


導致黑眼圈的可能因素包括:


l          色素過度(色素性)


l          覆蓋於眼輪匝肌上的下瞼皮膚薄、半透明(血管性)


l          因皮膚鬆弛和淚溝而形成陰影(衰老性)


1、色素過度(色素性)


眼下部位色素過度時導致黑眼圈的常見成因,其類型包括:真皮黑色素細胞增多(圖1)、(異位性或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繼發)發炎後色素過度沉著(圖2)。





1真皮黑色素細胞增多導致的眶下黑眼圈。A)治療前;BQ開關翠綠寶石雷射治療後。





2異位性皮膚炎併發炎後色素沉著導致的眶下黑眼圈


色素過度性黑眼圈通常表現為眶下緣下近鄰區域皮膚的淺褐色帶(形狀微曲)。當有因眶膈脂肪假性疝導致的下瞼膨出時(也就是「假」眼袋),黑眼圈色素顯得更深(下瞼膨出形成陰影效應,同時加重黑眼圈)。當用手延展下瞼皮膚時,色素區域無任何發白或顯著的色素淡化現象


真皮黑色素細胞增多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和環境因素(過度日曬、用藥)。臨床上,真皮黑色素細胞增多表現為灰色或藍灰色(黑色素顏色透過真皮形成)


眶下黑眼圈之所以常見於異位性皮膚炎或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患者,是因為患者抓撓導致的發炎後色素沉著。


可導致眶周色素過度沉著的其他因素還包括:持久性色素異常性紅斑、固定藥疹、遺傳。


2、覆蓋於眼輪匝肌上的下瞼皮膚薄、半透明(血管性)


覆蓋於眼輪匝肌上的下瞼皮膚薄、半透明是導致眶下黑眼圈的另一個普遍因素(圖3)。眼輪匝肌直接位於皮下,其與皮膚之間沒有(或很少)皮下脂肪,如果皮膚太薄、半透明,皮下血管叢或眼輪匝肌內脈管則可能凸顯,從而導致黑眼圈





3覆蓋於眼輪匝肌上的下瞼皮膚薄、半透明導致的眶下黑眼圈。A)治療前;B)自體脂肪移植填充後。


這種類型的黑眼圈通常出現在整個下瞼區域,凸顯血管透過薄皮膚後呈現淡藍色這種淡藍色外觀在下瞼內側更為明顯,通常在月經期間加重


如果用手延展下瞼皮膚,黯黑區域無發白,但淺藍色加深(因為延展使皮膚變得更薄)這是一種確定血管分佈的有效檢測方法。


對於這種血管性黑眼圈,據我們採用自體脂肪移植治療的經驗發現:這部分皮膚非常薄,皮下脂肪量非常稀少,使用注射套管不可能分離皮膚和皮下血管;而使用鈍性套管在皮膚和肌肉間注射薄層自體脂肪(作為一種遮掩血管的屏障),可獲得極好長期療效,因此造成透色的血管可能位於肌肉內


3、因皮膚鬆弛和淚溝而形成陰影(衰老性)





4皮膚鬆弛形成陰影導致的眶下黑眼圈。A)治療前;B)剝脫式(汽化磨皮式)雷射治療後。





5皮膚鬆弛和淚溝而形成陰影導致的眶下黑眼圈。A)治療前;B)自體脂肪移植治療後。


皮膚鬆弛及眶周皺紋是衰老的常見表現。隨著年齡增長,眼瞼及眶周皮膚組織內的膠原和彈性蛋白將發生紫外線誘發及與衰老相關的變性。此外,受損表皮釋放的膠原酶也將進一步促進膠原降解。這類因光老化誘發的皮膚鬆弛在下瞼形成陰影,從而造成眶下黑眼圈(算是「真」眼袋)。


淚溝是中心位於眶下緣內側的凹陷,其成因也與衰老有關:皮下脂肪缺失、眶緣系帶上皮膚變薄,因此造成眶緣區域空虛,加上眶下脂肪假性疝,淚溝陰影在光照下凸顯


借助伍德燈和偏振光影像檢測,可有效評估和區分眶下黑眼圈的色素性和血管性成因(補充說明:這也是肌膚檢測的二個項目)。


治療


l          外用


l          化學換膚(換膚)


l          雷射


l          自體脂肪移植


l          手術


1、外用


外用去色素劑通常需連續使用數月才可見效。去色素劑的作用機理在於: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過度活躍黑色素細胞的DNA合成、減少表皮黑色素、增厚表皮(顆粒層)。


氫醌(對苯二酚)


氫醌是目前全世界應用最廣泛的去色素劑,仍是治療色素過度沉著的標準用藥。其作用機理在於抑制DNARNA合成、促進黑色素體降解、破壞黑色素細胞


氫醌需連續使用至少3個月至1年,一般在5-7周後顯效(之前通常出現紅斑和脫皮)。


氫醌可與其他成分聯合使用,最著名的組合配方為Kligman formulation5% 氫醌、0.1%維他命A酸、0.1%局部類固醇),其已報導副反應包括:紅斑、脫皮、膠樣粟粒疹、刺激性和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指甲變色、反常性發炎後黑色素增多。


維他命A


外用維他命A酸(0.01%-1%)去色素機理在於抑制酪氨酸酶轉錄、顯著增厚皮膚顆粒層及表皮。


外用維他命A酸後,黑色素細胞數量變化不明顯,但黑色素細胞受損明顯。維他命A酸外用期較氫醌長,24周後開始出現明顯變白。


臨床資料顯示,外用維他命A酸對黃褐斑有良好療效,但與其他成分聯合使用效果更佳。維他命A酸常見副反應包括:紅斑、脫皮、灼傷、刺痛等。


其他


其他去色素成分包括壬二酸、類固醇、麴酸、碘苯(Pidobenzone;匹度苯宗)等,配置不同混合製劑的原則是增加功效同時減少副反應。


2、化學換膚(換膚)


化學換膚的原理是:通過外用一種或多種化學成分,對皮膚實施可控制的損傷,從而去除表皮或真皮上層皮損。


化學換膚可根據不同治療目的,選用不同剝脫劑,實現不同深度的剝脫:


l          三氯乙酸(15%25%50%75%)屬於淺表剝脫劑,濃度最大時可作用於表皮和真皮表層,並從表皮附屬器開始發生上皮再形成。


l          果酸是廣泛含於水果和蔬菜的一類有機酸。其中,乙醇酸最為常用。50~80%的乙醇酸可導致表皮鬆解,需由醫生在門診實施(外用數分鐘,之後立即用水或1%碳酸氫鈉沖洗)。


根據剝脫劑的作用深度和皮膚類型,化學換膚可能發生色素異常等副反應。患者皮膚的黑色素越多,其發生發炎後色素過度沉著和色素減退的風險越大,因此化學換膚的患者選擇很重要。


3、雷射


對於色素性黑眼圈,可用多種色素雷射治療,其中包括:


l          Q開關紅寶石(694 nm)雷射


l          Q開光翠綠寶石(755 nm)雷射


l          Nd:YAG1064 nm)雷射


其中,Nd:YAG雷射對於色素性和血管性黑眼圈均有療效


由於視網膜及脈絡膜是人體中黑色素含量最高的組織,即使在眼瞼閉合的情況下也可能受雷射損傷。因此在雷射治療眼部時,須特別注意眼睛安全防護。一旦治療部位接近眼睛,就應使用較大的金屬護眼罩。


對於皮膚鬆弛和淚溝等衰老相關問題,可採用磨皮式或非磨皮式雷射及手術方法治療。


CO2雷射磨皮對於眶周皮膚鬆弛及皺紋有顯著效果,其副作用包括紅斑及暫時性色素過度沉著。研究表明,因皮膚鬆弛所致的黑眼圈,可採用磨皮式雷射治療(圖4),但對於Ⅲ、Ⅳ型皮膚可能導致較長時間的皮膚變色副作用。


用於治療光老化皺紋的非磨皮式雷射/光技術包括:脈衝染料雷射、半導體雷射、Nd:YAG1064 nm)雷射、鉺玻璃(1054 nm)雷射及強脈衝光。這類系統通過選擇性作用於含水組織對真皮形成選擇性熱損傷,大多配備表皮冷卻裝置。非磨皮式技術的效果不如磨皮式顯著,但副作用較為緩和,康復期較短


此外,新興的飛梭技術也適用於治療因皮膚鬆弛和色素過度沉著導致的眶下黑眼圈。


4、自體脂肪移植


對於因覆蓋眼輪匝肌的眼瞼皮膚薄和半透明所致的眶下黑眼圈(皮下血管叢和眼輪匝肌脈管顏色透過皮膚),可採用自體脂肪或軟組織填充劑注射補充眼瞼下容量。


據我們觀察,自體脂肪填充對這類黑眼圈具有很好的療效。


至於軟組織填充劑,透明質酸(玻尿酸)為用於眶周三維塑形的患者滿意度頗高,但對於黑眼圈患者,注射後可見黑色素。此外,無論可吸收、可降解或永久性,各類填充劑均存在肉芽腫副作用風險


對於眼瞼和頰瞼連接部皮膚薄者,注射軟組織填充劑時不可太淺,否則很可能出現可見或可觸覺的結節。但是,如果注射過深,填充劑則不能有效遮蓋導致黑眼圈的血管。


因此,自體脂肪移植是適用於眶下區域的最理想填充材料(儘管對其長期存活性存在爭議)。


5、手術


據報導,使用經結膜眼瞼整形術聯合石炭酸(化學式:C6H5OHPhOH;又名苯酚)化學換膚,對於因色素過度沉著及眶膈脂肪假性疝引致的黑眼圈,療效理想且副反應少。


對於與淚溝相關的眶下黑眼圈,治療較為複雜,可能需要通過侵入性方法提升上頜軟組織、移植脂肪或取出脂肪、切除隔膜。


結論


由於眶下黑眼圈的成因多樣,在選擇治療方法前必須首先確定其成因是因為真皮黑色素沉著(褐色或藍灰色)、可見真皮毛細管網繼發(淺藍色)、還是皮膚鬆弛或下瞼膨出形成陰影?需區別對待,採用不同方法治療:


l          對於色素性黑眼圈,應採用外用去色素劑、化學換膚及雷射治療。


l          對於眶膈脂肪假性疝造成的眼瞼膨出,應使用經結膜眼瞼整形術。如果伴有皮膚鬆弛,應結合相應療法改善鬆弛。


l          對於因血管凸顯和皮膚薄造成的眶下黑眼圈,可採用自體脂肪移植術。


補充說明:


   「儘管眶下黑眼圈非常普及,但關於其成因與治療的研究目前比較稀缺」=>這篇文章的論述,大約幾年前台灣的醫師們(包括我)在網站、部落格或報紙都表示過了。只是我們這些臨床開業醫師「沒有認真寫論文」…這是學術界標準的「願意寫的人就贏」模式。各位格友,為了台灣的國際地位…共勉之…


    「當用手延展下瞼皮膚時,色素區域無任何發白或顯著的色素淡化現象」與「如果用手延展下瞼皮膚,黯黑區域無發白,但淺藍色加深」=>這種技巧是很重要的鑑別方式,各位可以自己對著鏡子練習。至於「借助伍德燈和偏振光影像檢測,可有效評估和區分眶下黑眼圈的色素性和血管性成因」,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肌膚檢測方式。


    「據我們採用自體脂肪移植治療因此造成透色的血管可能位於肌肉內」這部份倒是真的創見。個人目前不從事自體脂肪移植的行為,沒有相關經驗。但是從過去玻尿酸注射的經驗來看,確實存在類似問題玻尿酸的顏色較淺,對於「遮住淚溝」或者「增厚下瞼皮膚,避免血管透色」的部分效果確實不佳。但是血管性黑眼圈並不僅僅使用自體脂肪移植一個方法。傳統的「冰敷使血管收縮」,以及最新的「以修敏成份幫助血管通暢,減少鬱積」都是一種考量;這部份根據我們的經驗,效果當然不如自體脂肪移植,但是相對於手術風險來說,後者的安全性非常高,值得不敢接受手術的朋友們推廣使用。


    「對於皮膚鬆弛和淚溝等衰老相關問題,可採用磨皮式或非磨皮式雷射及手術方法治療。CO2雷射磨皮副作用包括紅斑及暫時性色素過度沉著非磨皮式雷射/光技術包括:脈衝染料雷射、半導體雷射、Nd:YAG1064 nm)雷射、鉺玻璃(1054 nm)雷射及強脈衝光效果不如磨皮式顯著,但副作用較為緩和,康復期較短新興的飛梭技術也適用於治療因皮膚鬆弛和色素過度沉著導致的眶下黑眼圈」=>這部份唯一的補充說明是「這些治療建議與觀察,都是植基於(base on健康的老化肌膚」。然而在我們的臨床經驗中常常發現,許多提前老化的肌膚,其實都因為藥品或保養品產生的傷害(包括上述的對苯二酚、維它命A酸、果酸與抗老化產品、美白產品等)。各位可以仔細回想自己與週遭親友的雷射治療經驗,就會發現這些治療經驗中往往發生「不可預期的反黑」、「比醫師預期的修復時間長很多,甚至無法完全修復」的狀況,這些「不可預期的狀況」,其實就意味著「接受治療的皮膚並不是醫師預期的健康皮膚」、「健康的人才能接受雷射治療」


    身為醫師,對於「美容」的看法,個人認為應該以「健康」為上位需求,美容為下位需求。我的意思是說,「為了美容去冒副作用風險」基本上是錯誤的,不應該的<=除非這個美容問題已經困擾到受術者的心靈,幾乎到達病態的程度)。因此對於「對苯二酚、維它命A壬二酸、類固醇、麴酸、碘苯(Pidobenzone;匹度苯宗)等,配置不同混合製劑的原則是增加功效同時減少副反應」、「化學換膚可能發生色素異常等副反應」這些問題,既然我們已經找到更好、更安全的美白方式(請看補充閱讀),這些風險倒是可以省略的


    最後,對於自體脂肪移植與其它手術部分,因為不屬於我的領域,我的經驗幾乎是零。根據醫療原則,我必須保持中立無法表態支持或反對。不過對於自體脂肪與玻尿酸的差異,我「應該算是」同意作者的看法的。


補充閱讀:


呼籲建立「使用保養品時,請隨時監測肌膚反應」的正確心態


自然醫學美容談雷射健康的人才能接受雷射治療


敏感性肌膚、酒糟肌膚,美白很容易!


「美白很簡單簡單正確保養,即可快速改善淺層黑斑」案例報告


健康的肌膚,斑會漸漸代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octorskin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