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大陸網站的醫師問題,臨床上受傷於類固醇長期使用的朋友所在多有(這是「看病三十秒」的必然結果),就摘錄下來,與各位分享。
問題:
各位同仁好,我是一位從事醫療美容工作不到半年的新人,現在最困擾我的就是「類固醇依賴性面部皮膚炎」的治療。我的病人多數有使用含有類固醇的外用藥病史,我們採取的方法是口服抗組胺類藥及面部冷噴及藍科膚林濕敷每天二次。修復期用醫用護膚品。經過幾周治療都有明顯的好轉,但是很多患者只要進食不注意又有反覆。
請問各位是不是有更好的治療方法,請告之。謝謝!
這是我的回答:
學理上說,類固醇本來就有禁斷症候群(withdraw syndrome;大陸稱為反跳)。也就是停止使用之後,局部的皮膚傷害會再度出現,類固醇會有反彈現象。這三、四年的自然醫學經驗讓我們確認,這種「反彈」未必是不好的,往往在排出的組織液當中伴隨著許多發炎物質的排除。
認識到這一點,就會出現不同的建議:
如果您手上拿不到好的護膚品(<=肌膚檢測三年的結果,我們對市面上的護膚品深不具信心;另外,所謂「依用護膚品」不是自稱「醫用」就是「醫用」。如果沒有相當的證據與臨床追蹤,這些「醫用」護膚品與「一般」護膚品有什麼不同?),寧可口服抗組織胺、冷噴與不得已的乳液保濕。至於藍科膚寧的部份我沒有任何經驗,不敢置喙。
所謂「不得已的乳液」,還是因為皮膚受傷過程中,表皮屏蔽與真皮屏蔽都處於受損狀態,不是「絕對安全」的產品將來還是會有問題的。因為您未必能拿到安全乳液,就算拿到了,也沒有辦法確定,所以就是找「不得已」的使用了…
(這就是我們推廣呼籲建立「使用保養品時,請隨時監測肌膚反應」的正確心態的原因)
經過這樣的處置之後,病患的皮膚問題會有反反復覆、或大或小的變化;經過幾個月的時間,一定會出現發作頻率下降的狀況;三、四年後,甚至有機會痊癒。我的病患就是這樣的—有些接受積極治療的人,病程快一些;因為地理距離或其它因素無法接受密集治療的患者,只要願意「暫時忍受」,最後還是會漸漸地復原。
最後,討論一下對於「藍科膚寧」的擔心:
納米銀雖然可以顯著抑制腫脹與紅斑,但是銀本身就具有一些生物毒性(所以可以當消毒劑),「納米」這個層級的安全性與長期傷害,目前還很有爭議。所謂的「抑制腫脹與紅斑」萬一是另種形式的免疫抑制結果?如果真的是免疫抑制,將來或要反跳,或者會加重皮膚癌的風險。
任何一個產品(除非是藥品),都沒有經過上市後追蹤(PMS)這個行為的。如果藍科膚寧是藥品,我猜十年到二十年後,醫師們才會真正給予評價。如果把它當作保養品/護膚品使用,永遠不會有追蹤的機會,長期好處/傷害就很難說了。
補充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