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問:good,拍拍手。
我的回應:書上這樣教,我們就這樣做,如此而已。
l 文章說:雷射溶脂瘦手臂 竟燒斷神經
他問:幾位前輩分享的這篇雷射溶脂失敗原因正確嗎?請幫忙多寫些原因。
我的回應:目前這真不是我的專長;除了憑藉生理學、解剖學與邏輯判斷之外,我沒有其它更具體的了解,沒有權利給予更多的說明。
l 文章說:廠商其實才是整個「醫學」美容系統的主導者
他問:如何才能醫生做主呢?
我的回應:在盲腸手術的執行中,在心臟手術的執行中,醫師依據學理與現況的判斷,決定如何動手,這個稱為「醫師作主」。如果更精確地說,應該稱為「醫學做主」。做主的是醫學,不是賣手術刀的廠商。
依此推論,「醫學」美容應該是「醫學的美容運用」;做主的仍舊應該是醫學,不是發明雷射溶脂機器的廠商。醫師應該向有經驗的醫師學習,不應該「聽廠商說可以做,就做!」
l 文章說:某某科別醫師又攻擊其它科別醫師
他問:應該是三派:抽脂、雷射溶脂、水刀抽脂三派醫生
我的回應:您誤會了。我談的是「大局面」,不只是「雷射溶脂這個範疇」。
l 文章說:這種儀器的設計構想是有風險問題的
他問:它真的設計不好嗎?想聽你說。
我的回應:不是文章說,是「這樣的計畫根本有問題,為什麼還照做?」與「黃志宏表示,傳統手術抽脂時,器械的頭是鈍的,可以感覺到神經的韌度彈性,若不慎傷到神經,幾個月後可復原。但雷射探頭深入組織燒溶脂肪,不熟悉解剖學的人,一旦高溫探頭碰到神經仍無警覺,瞬間即可能「燒斷」神經」這段話說的。
我們都知道, 任何 醫師都是人(<=廢話!?),任何治療都是手工。手工的特色是「每次的治療結果都有些差異」。即便是非常熟悉解剖學的人,在盲目地插針過程中(雷射探頭在戳、戳、戳的過程中,沒有任何類似「超音波引導」的設計),還是可能不小心地忽略了神經的「觸感」(<=有些人的神經比較韌,有些人的神經比較軟),在雷射探頭接觸到神經的情況下,啟動燒灼功能。
「高手」與「笨蛋」的差異,只是在於1/1000與1/10(<=這是比喻)的燒斷風險。即便是高手,仍舊有錯手的可能(<=高手運用舊式的抽脂鈍頭時,總不會硬生生用力戳斷神經吧!),這就是「儀器原理性的風險」。
「原理性的風險」比「設計性的風險」更難克服—後者可以因為科技進步而改善,前者屬於較為本質性的問題,改善機率較低。
l 文章說:殺傷力更大的、接近盲目性質的儀器操作手法,真的存在「永不失手的」高手?
他問:那倒是?
我的回應:前面都回應完了。
l 文章說:「(財團提供)這樣的計畫根本有問題」
他問:那個財團呢?那家儀器商是財團?
我的回應:這也不是文章說,是新聞內容。
l 文章說:「黃志宏表示,傳統手術抽脂時,器械的頭是鈍的,可以感覺到神經的韌度彈性,若不慎傷到神經,幾個月後可復原。但雷射探頭深入組織燒溶脂肪,不熟悉解剖學的人,一旦高溫探頭碰到神經仍無警覺,瞬間即可能「燒斷」神經。」(<=這些都不是文章說,是它說的)
他問:黃志宏不知是xx?還是夠種?總之我喜歡他,他解了我的惑。
我回應的:有種的人…出頭的麥子…早收割!?
l 文章說:有人手術被燒斷手臂神經
他問:這到底是那一家?有人告訴我也許沒這家,我想知道真相。
我的回應:請洽報社,我也不知道—這篇文章只是看新聞作評論…
l 文章說:因為很多眼科、耳鼻喉科醫生都來搶整型大餅
他問:這好像暗示是雷射溶脂量多的3家的其中1家(非東區跟北投的那一大咖)?
我的回應:請洽報社,我也不知道—這篇文章只是看新聞作評論…
l 文章說:包括婦產科、耳鼻喉科都可以幫你溶脂
他問:有點扯…宋奉宜版內看到你這篇,覺得非常需要跟你致意一下…
我的回應:謝謝您的致意。至於內容的細節部份還是請洽報社,我也不知道—這篇文章只是看新聞作評論…(<=這是Windows系統Ctrl+C=>Ctrl+V的標準使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