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白頭粉刺」與「黑頭粉刺」與「白頭粉刺」,一般認知是「未接觸空氣、未氧化的角質/皮脂混合栓」與「已接觸空氣、已氧化變黑的角質/皮脂混合栓」。
微博中有位@冰寒先生發表了黑頭粉刺的看法:簡單地說(希望我沒有解讀錯誤),就是「黑頭粉刺是因為毛孔角質囊中包裹太多毫毛;相反地,包裹比較少毫毛的就是白頭粉刺」。
這篇微博被時訊論壇引用後,我也寫了一些回應。在各位看回應之前,請各位記得一件事:我沒有打算跟@冰寒先生筆戰。事實上,我在皮膚科學界最遺憾的事,就是「傳統只用肉眼,不用儀器放大、記錄」的這個看診習慣。說實話,對於「黑頭粉刺與白頭粉刺的差異」這個話題,我最大的興趣是:終於可以簡單地,單純以實體證據來討論;不再是「想當然爾」的自說自話了……
喜歡肌膚監測,純粹因為「50X電子皮膚鏡」與「UV燈」很便宜、很方便;而且學習上很科學、很直觀也很邏輯。我的想像中,當肌膚監測或@冰寒先生手上的儀器(前提是愈便宜、愈方便、愈好)廣泛盛行之後,全世界的 皮膚科 醫師都有證據,都可以獨立判讀,不再被廠商所謂的「文獻」牽著走……這就是全民長期監測,全民PMS的理想了。
這時,皮膚科學的進步一定更快、更精準。
這是我的夢想,相信也是@冰寒先生之類科普同道的共同心願......
(這是冰寒的原圖片。如果嫌圖片太小、太模糊,請點擊這裡有大圖)
治療前的黑頭粉刺;「黑頭粉刺」處反而看不到毫毛?
治療後的「相對軟化」;可以確定地看到,比較柔軟的地方確實沒有毫毛在內。可以排除「因為黑頭粉刺太黑,所以遮蔽了毫毛影像」的可能。
這是我對@冰寒先生文章的意見:
這幾天稍微空下來,才能跟各位談談我自己的現場經驗。
我沒有類似的放大鏡,用的還是50X。
先談白頭粉刺。「理論」上,白頭粉刺多半屬於封閉性粉刺;經驗中,白頭粉刺的開口或者不明顯,或者根本沒有開口。猜想這是所謂「空氣接觸少,所以不氧化」說法的來源。相對之下,「黑頭粉刺」的開口確實比較明顯。@冰寒先生圖形中的「白頭粉刺」與我理解中的白頭粉刺確實不一樣。但是我的「理解」是學理;經過幾年肌膚監測的教育,我不敢全信學哩,也不敢不信學理;總之,都看證據。(盡信書,不如無書!保養品的「成分分析」與「肌膚監測」差異)
其次,提供的附圖中各位可以看到許多小「黑頭粉刺」;經過某種「治療」之後,這些黑頭粉刺相對鬆軟,就變成白白的、軟軟的吐出物。(真實的、有證據力的「粉刺清除療法」)
我要談的不是這個治療,而是所謂「黑頭粉刺中的毫毛」。
各位可以看到,無論是治療前的黑頭粉刺,還是治療後的白乳化;我都沒有看到「黑頭粉刺是很多毫毛」這樣的證據。前些日子看到@冰寒先生此帖,我也特別在門診與治療中注意患者相關狀態,確實沒有看到「黑頭粉刺是由毫毛聚合」、「白頭粉刺的毫毛量比較少,所以比較白」這樣的現象。
我對這個說法還是很有興趣,特別是大家緩下手來,有能力漸漸地在臨床中「質疑」教科書的可能。愈多的現場證據聚合,就是皮膚醫學進步的未來。
部落格設置目的:
① 極緻,只做對的事!為了幫助更多患者,極緻希望獲得高手們的分享。如果您對某種治療非常有把握與醫學證據,請告訴我們。極緻會謹慎地評估,並且協助建立該治療方案的肌膚監測原則與大力推廣
② 因為醫學美容而敏感、而酒糟/玫瑰痤瘡嗎?因為保養品、雷射/激光療程產生黑斑嗎?有反黑、發炎、脫皮、粉刺與紅腫、刺癢的問題嗎?肌膚監測是您最重要的科學證據!
③ 想定期獲得真正的醫學美容與保養品訊息?請訂閱本部落格。這裡還有「微博答客問」欄目開通說明與更多影音視頻檔請按這裡
補充閱讀:
肌膚監測,唯一的「醫學」美容!=新書的導讀文 2012-03-22 15:47
「皮膚測試」、「皮膚檢測」與「皮膚監測」有什麼不同?=專業醫療論壇問題回答 2012-05-02 14:01
呼籲建立「使用保養品/療程時,請隨時監測肌膚反應」的正確心態 2011-01-06 16:11
盡信書,不如無書!保養品的「成分分析」與「肌膚監測」差異 2011-02-18 13:02
真實的、有證據力的「粉刺清除療法」 2011-01-26 16:28
「聽細胞的聲音」…肌膚監測,「更」科學的診療方式 2011-12-31 17:08
肌膚監測的學術論文(一) 2011-10-05 21:45
肌膚監測的學術論文(二) 2011-10-06 14:58
肌膚監測的學術論文(三) 2011-10-06 16:3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