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在海外,想要訂閱本部落格電子報,以便更方便地閱讀全文/超連結,煩請點擊這裏)
今天寫信給一位大陸的新朋友,解釋自己對肌膚監測的迫急感。自從台灣開設「肌膚監測」課,隨著第一梯次與第二梯次的上課,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想法。
也許是使命!?
有些大 陸 醫師想到診所來學習。臺灣頗有些醫師來過了,猜想是「貴遠賤近」的陳俗,這些想法倒是在彼岸有幾位皮膚科同儕認同,其中也包括了非醫療的朋友。
經過許多努力,我試著說服某出版社考慮出書—終究是本「面向民眾」的書本,太專業的「圖譜」顯然令人興趣缺缺。我想做的題目有點驚悚:從學理、邏輯與實際來看,目前的保養品幾乎都難免有害。之所以盼望推動肌膚監測,無非是從「結果論」去監測保養品。也許一段時間後(<=估計至少是十年),全世界的保養品都成為「真正對皮膚是好的」。
為什麼保養品難免有害?基本上這些保養品的設計與配方仍然難脫「化學思維」;即便是自稱「保養品警察」,對莫名行銷批評甚多的寶拉培岡(Paula Begoun),仍舊沒有證明「她的論點如何確保使用者的長期安全」。
如果各位對藥物熟悉,就會知道所有藥物上市之後,會有所謂的上市後監測(PMS,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藉著PMS,我們知道Aspirin除了止痛之外,還可以預防心血栓。知道Thalidomide除了止孕吐,也會造成畸形胎兒。這是全球臨床醫師持續對藥物監測作出的共同貢獻。
然而我們卻不知道,每天使用的清潔品、保養品、防曬乳中,常見的介面活性劑、防腐劑…等成分,在「不引發短期接觸性/刺激性皮膚炎」的前提下,它們的「長期使用」究竟會出現什麼樣的好處,或壞處?
這就是醫學界(特別是皮膚科醫學界)應該對世界再度貢獻的地方—我們在第一線持續監測,可以告知政府「哪一種外用藥物,會產生不可測風險」(<=外用藥物藉由表皮吸收,作用於全身。假設對吸收處的表皮不友善,猜測對身上的細胞也不會太友善),哪一種雷射儀器的有效與安全邊界如何?哪一個保養品才是「真正長期安全」的?
我們不再信任任何口沫橫飛的人,不再信任任何品牌的說詞。我們需要的只是證據:長期監測的證據。誰對皮膚是好的,皮膚就會「逐漸」演變出好的樣子。
對於「肌膚監測」的推廣,隨著醫學美容的瘋狂盛行,我相信時間到了—這三年多以來,我看到敏感肌膚逐漸演變成酒糟;看到飛梭雷射的盛行,使得情況惡化得飛快;我看到傷害的快速累積,因此相信覺醒的即將到來。
再強調一次:對於肌膚監測,我不過是個先行的觀察者。身為臨床開業醫師,我所能夠做的,只有盡力累積並歸納臨床經驗。肌膚監測 從蔡 老師的手上傳給我,我盡力整理「經驗醫學」的開始階段。當因緣具足的時候,會有更厲害的高手出現,帶領我們走過「統計醫學」與「證據醫學」領域。
於是肌膚監測成為正式學門—醫師們確實需要這樣的「眼睛」。
補充閱讀:
呼籲建立「使用保養品/療程時,請隨時監測肌膚反應」的正確心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