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卿老師寫了篇【我的肌膚正在排毒嗎?】張老師跟我「算是」好朋友(<=在酒糟與敏感肌的世界裡,「我自己覺得她是戰友;但是我不知道她是不是也這樣覺得」的那種「算是」),因此她的文章我常常引用。然後……

(圖片取自http://freerangestock.com/details.php?gid=&sgid=&pid=29358

這一次,我忽然有些意見。於是在她的臉書上留言:

老師,這個部分我有些補充。

臨床上我觀察到的已經不是過敏,多半是過量了。您提到的雪花膏事件,從另一個計算來說,「老奶奶從45歲才開始奢侈地使用雪花膏,一年用掉一瓶」跟「16歲小姑娘開始洗面乳、化妝水、乳液、隔離霜與防曬霜;一年用掉四組,一共20瓶」。二者在藥理學與毒理學的劑量意義上是不同的,不僅僅是「單一產品的單純與否」,還包括了「多重產品的疊加,以及總劑量的累積」這二個意義。「過度劑量」造成細胞死亡與潰爛的組織液流出,就是我在清水洗臉#十四天不洗臉#)、食用油(讀先嘗試「十四天不洗臉」,還是食用油?使用中觀察到的結果。

我的意思就是:

           如果使用了某個保養品,立刻出問題,「最可能的」還是刺激性皮膚炎;其次是過敏性皮膚炎

           但是我的患者使用日常(他家自己的)食用油塗抹臉部,仍舊出現皮膚發炎的現象。我就會請他們「反省」(<=對,反省!):這些日常使用的食用油,並沒有灼傷舌頭與食道的黏膜,顯然不具刺激性。也沒有在食用時造成氣喘、蕁麻疹等現象,顯然不具過敏性。然而這些食用油使得皮膚敏感的現象瞬間加劇,此其一。繼續使用一段時間(有時候是幾天,有時候是二、三個月),症狀竟然漸漸(自動)減輕。顯然不產生累積性劑量傷害。因此,他們必須嚴重思考「安全油脂使皮膚獲得喘息,因此才有能力出現反抗反應」的可能(事實上,我也沒有辦法想出其它理由)。

從這個角度看,「使用保養品後立刻出現反應」,最重要的是:

           動腦子思考這東西的「長期信譽」(家裡經年累月使用的沙拉油,應該有長期安全感吧!?)。

           如果您對該產品的長期信譽沒有把握,建議立即停止使用(以策安全)。

           如果您稍微有把握或非常希望有保握(例如某醫獅推薦……某磚家力捧……),科學的思考很簡單,就是「使用前測一測,使用後測一測,永遠持續測一測」。(請參考:犧牲「健康」,就不「便宜」!=論敏感與酒糟肌的可能來源

為了避免懶惰的各位不去查找文章,我把重要的重點重新貼一次在這裡:

           無論您信任那一位醫師,希望那一個治療。「治療前做監測,治療後做監測。然後幾個月之後再做一次監測」。三次監測下來,您就有三個內容可以比對:「使用前vs.使用後」可以比對短期效果。「使用前vs.幾個月後」可以比對長期風險。(請參考:呼籲建立「使用保養品/療程時,請隨時監測肌膚反應」的正確心態

           如果短期使用有「排毒」現象,中期使用有「皮膚變好」現象……我還是強烈建議呼籲建立「使用保養品/療程時,請隨時監測肌膚反應」的正確心態。這世上怪事太多,誰知道長期下來,皮膚真正的表現是什麼?

簡單地說,唯一最重要的安全守則就是:呼籲建立「使用保養品/療程時,請隨時監測肌膚反應」的正確心態!

然後這是張老師的原文,以及她給我的回應:

  1. 基於觀察

傳統的美容師,以做臉的方式來服務顧客,當然也包括銷售產品給顧客居家使用。一般來說,皮膚在美容師充分的清潔、去角質、擠痘痘、蒸臉、敷臉之後,「擦上」保養品,對肌膚來說是有「提高」過敏風險的一件事

如果這時候的保養品是優質的,自然是吸收加分。但如果是「品質有瑕疵的」,像是防腐劑、香料、不良成分,那當然也更有機會傷害肌膚。

一般來說,皮膚出現不應該有的負面表徵,美容師多會以「排毒」來解釋、讓顧客安心。

我要強調的是,產品不夠安全引起的機率其實是更高的。(換言之,多數的排毒說法,是一種搪塞規避問題的藉口

  1. 擦保養品有排毒現象的個案越來越多,是怎麼一回事?

早期的保養品成分超簡單,擦了不會改善多少,但也不會有什麼「排毒」的機會!實在是因為這些成分都很單純、也不太會腐敗滋生微生物,所以所添加的防腐劑簡單、量也少。所以,老奶奶時代,沒人會擦個雪花膏過敏的。

現代的乳霜(或其他劑型皆然),活性成分多,大膽啟用各種植物萃取液、生化萃取液、高營養的油脂,這些原料高營養、高腐敗率、高防腐劑…,所以做成配方時,其成分的複雜度,不是簡單的訴求不含防腐劑、色料、香料、純天然植物性配方等等說法,就能改變現代產品成分複雜的宿命

所以,過敏現象頻傳,「排毒現象」不斷。料想,未來「排毒說」只會越來越多!

  1. 難道說皮膚排毒都是一種謬論嗎?

化妝品界、美容業界,之所以排毒說盛行,其原因之一,還是在於讓消費者容易聽懂!

所以,美容界說排毒,不是只用在皮膚發生過敏反應,要推託說詞的場合而已。

還有譬如,對色素斑的理療、面皰肌膚的理療、毛孔嚴重阻塞的調理、肌膚非常暗沈者的調理,剛開始會用比較破壞性的方式(譬如果酸換膚、磨皮去角質、挑痘痘、擠膿皰、清毛孔……),皮膚會有長達一星期以上的煎熬過渡期。因為不這麼先破壞,就無法積極的去改變原來的肌膚問題。而這一類,也會告知顧客,是在幫肌膚排毒!

  1. 皮膚到底有沒有毒?需要排毒嗎?

皮膚可排毒,但正確概念應該比較傾向於「代謝」,也就是皮膚的皮脂、汗、角質,是經由皮膚排出的,凡是可以透過角質更新、毛孔與汗孔排出的代謝物,才會循此路徑排出。

  1. 那「排毒後皮膚真的變得很好」是怎麼一回事?

只能說,不願意誠實告知成分的產品,即使能在「排毒」後讓肌膚看來更好,在長期使用之後(用超過一年),必然會有不可挽回的肌膚問題(更嚴峻的肌膚傷害)要面對。

正常的保養品,是沒有「神力」的!在這個凡事必須講證據、證明安全的時代,不能再天方夜譚似的相信不誠信、缺乏商業道德的商品了。

  1. 這篇文章的意義~

第一,在幫美容師解套,因為坊間有些人會用很尖銳絕對的認知來批判美容師口中的排毒,很多時候,不過是想讓消費者「簡單易懂」而已,並非包藏禍心或者蓄意搪塞。

第二,呼籲大家誠實面對問題。肌膚出狀況,多半時候是「產品的問題」,同時也可能是「使用時機錯誤」造成。

醫師所言甚是。

核心精神聲明:

        我不反對使用保養品!我唯一的關心就是健康!因此我反對「盲目地使用保養品」、「盲目地執行醫學美容」。

根據科學邏輯,要確定保養品或治療的安全,應該在使用前、使用後都做紀錄;而且必須長期監測,反覆比對。

使用前後比對,是為了證明短期安全。使用前與長期後比對,是為了證明長期安全。這就是呼籲建立「使用保養品∕療程時,請隨時監測肌膚反應」的正確心態為什麼護膚品「長期使用有危險」?=談「實驗室資料」與「長期追蹤PMS資料」的核心價值。

如果呆呆地相信單次監測的「證據」,就會出現「使用類固醇的褪紅效果很好,應該長期使用」這麼愚蠢的事!保養品與醫美治療長期使用、大量使用,對身體健康影響深遠。只有真正長期監測,才能確保長期劑量安全,真正保護皮膚與身體的健康!「皮膚測試」、「皮膚檢測」與「皮膚監測」有什麼不同?=專業醫療論壇問題回答

        如果您初次看到這個blog,發現「看不懂文章內容」。這是因為作者能力不足,文章悟道的順序不一。拜託您買本循序漸進的科普書籍(肌戒毒:14天不洗臉的真正醫學美容);也可以先看「肌戒毒」整體概念:電視專訪,然後聽聽錄音檔。理解真正真理之後您就會發現:

因為醫美措施而敏感、痘痘,甚至酒糟/玫瑰痤瘡的可能性很大!

因為錯誤保養品、雷射/激光療程產生黑斑是必然的!

任何傷害出現的反黑、發炎、脫皮、粉刺與紅腫、刺癢……一定有改善!

        正確實施並遵守肌膚監測的指導,就是您保護自己最重要的科學證據!如果您同意上述理念,想定期獲得真正的醫學美容與保養品訊息?還請訂閱本blog

        極緻,只做對的事!為了幫助更多患者,極緻希望獲得高手們的分享。如果您對某種治療的醫學證據非常有把握,還請告訴我們。極緻會謹慎地評估,並協助建立相關肌膚監測原則。至於買書……

博客來網站買書按這裏(海外也可以)

大陸當當網按這裏

大陸淘寶網站按這裏

香港CP1897網路商城按這裏

新浪健康;好書推薦

補充閱讀:

「肌戒毒」整體概念:電視專訪 2013-06-18 2018

「肌戒毒:十四天不洗臉的真正醫學美容」 2013-01-04 190946

「肌戒毒:十四天不洗臉的真正醫學美容」臺灣廣播公司錄音檔 2013-02-01 2123

敏感/酒糟肌膚的自我療護談「十四天不洗臉」的自然醫學學理猜想 2011-03-15 2127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octorskin123 的頭像
    doctorskin123

    脂漏脂溢與酒糟,絕對改善,可望痊癒!宋奉宜醫師@極緻皮膚科

    doctorskin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