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流行病學角度看,「對化妝品不良反應的注意力增加」這事必然表示了「化妝品不良反應盛行率上升」這個事實。白話地說,就是「竄來竄去的猴子多了,才成立抓猴組織」。
「化妝品不良反應盛行率上升」這個事實,從肌膚監測角度看誘發原因,又可以分為:
不良(山寨或偽劣)化妝品傷害:
隨著「掃碼槍運動」,加上民眾自我保護意識抬頭,估計會漸漸減少。
正常化妝品含有過敏刺激成分:
這是「斑貼試驗」的大重點。請原諒我說句掃興的話:請各位想像一下,如果您是歐萊雅總裁,您會偏向在產品中放「無效且無風險」的白開水?還是「有效但略有風險」的成分?再加上這幾十年化妝品科學進步,正規廠家很少出現「Kanebo白斑傷害」這種基礎錯誤了。因此我估計「斑貼試驗」最終的有效率是……
化妝品濫用的「過承載傷害」:
「肌戒毒」之所以漸漸成為顯學,許多人沒有搞懂背後的社會現象。四十年前大家都瘦,因此應當鼓勵「多吃肥肉」。現在大家都胖,所以「不吃肥肉」成為當道知識。「肥肉」不因時代而有所差異,只是「少了要增加,多了要去除」的自然道理罷了。「肌戒毒」也是這樣。我講過一百次了——「過量就是毒」。如果「停用竟然會改善」是事實,就代表「過度使用了」也是事實。
(這麼簡單的道理,許多人卻不敢面對。時代終究會證明,利益誘惑一時,真理永遠存在……開始有委婉提倡「極簡美肌養成」的聲音,我個人可以理解。既然孔子說過「因材施教」,科學人也堅持「Always offer, never feed!」。應該如何思考,還請各位自行判斷。)
請各位想一想,如果「化妝品不良反應」多數案例竟然都是C情況(等著時代裁決吧……),斑貼、掃碼這些措施恐怕幫助不大。只有從「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化妝品」這句話去琢磨——「每天、大量使用」算不算是「正常」呢?醫師們應該如何幫助社會大眾脫離這種「化妝品不良反應」呢?人類應當努力推動肌膚監測,對吧!?
北京:京東、聚美優品等電商在售化妝品納入常規抽檢(來源:北京青年報2014年03月16日)
「京東當當在售化妝品納入常規抽檢,監測化妝品不良反應哨點醫院今年再增8家,基本覆蓋全市」
通過網購買了一瓶面霜,使用後出現了不良反應,懷疑產品有安全問題卻無處去投訴,相信不少消費者都遇到過類似的困惑。
為進一步加強對網路銷售化妝品這一新型業態的監管,(北京)市食藥監局今年將註冊地在北京的電商網站納入常規監督抽檢範疇。從3月底開始,各區縣食藥監局將定期對京東、當當、聚美優品、凡客等十余家電商的化妝品進行抽檢,保證消費者安全。
註冊地為北京電商網站納入常規抽檢範圍
通過電商購買的洗面乳、保濕霜等化妝品,使用中懷疑出現了安全問題,消費者應該如何舉報、取證?被舉報的網站又應依據怎樣的條例法規被定責?
記者瞭解到,現行的《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為1989年制定,其中並沒有對電子商務投訴定責制定具體法條。
面對近年來電子商務的迅速崛起,目前電商投訴受理成為化妝品監管範圍內的一大難題。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近期發佈的《網路交易管理辦法》提出,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違法行為,由發生違法行為的經營者住所所在地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管轄。
對此,市食藥監局保化處副處長任曉穎表示,食藥監管部門目前對於化妝品舉報品質問題的管理辦法同樣以實際交易地點為准,也就是經營者向消費者出具發票等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的地點為准。
參照這一辦法,市食藥監局將從3月底開始,將註冊地在北京的京東商城、亞馬遜、當當、聚美優品、草莓網、凡客誠品、尚品網等10餘家銷售化妝品的電商網站納入正常監管範圍。包括對這些電商的所有物流基地進行常規抽檢及監督檢查,都將與實體店監管無二。抽檢任務將按照全市每年650件的規格平均分配給各電商網站註冊地所在轄區食藥監局,均勻分配在每個月來完成。
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醫院再增8家
使用化妝品後出現瘙癢、紅腫等各種不良症狀,消費者該如何判斷是否屬於化妝品使用後出現的不良反應?
繼去年選取了空軍總醫院、協和醫院、人民醫院等7家醫院作為第一批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後,記者瞭解到,今年市食藥監局還將新增8家醫院納入監測範疇,力求覆蓋市內所有轄區。
「我們所說的化妝品不良反應,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化妝品所引起的皮膚及其附屬器的病變,以及人體局部或全身性的損害。」
據介紹,去年7家監測哨點共收集到40餘例不良反應資訊報告,如經專家組織論證評價,確定為化妝品不良反應,食藥監部門將要求生產廠商在商品標籤資訊中對消費者作出「此產品曾發生某種不良反應」的提示,提醒消費者使用時需提起注意。
由於判斷不良反應需要消費者配合提供詳細產品資訊,接受斑貼試驗,並由具有資質的醫院進行鑒定,目前在市民當中認知和接受程度還比較低。為向市民提供更多監測哨點,市食藥監局今年計畫在順義、大興、通州等地再選擇8家符合條件的醫院進入監測哨點隊伍,基本覆蓋市內所有轄區。
監管比對系統今年覆蓋基層食藥監站所
據介紹,目前北京市面上流通的化妝品產品數量眾多,其中約90%為外埠進京產品,5%為進口商品,另外5%為本土生產的產品。
其中外埠商品中,又以廣東、上海、江蘇、浙江等地流入的市場比重最高。
如何控制輸入產品為市場帶來的風險,成為食藥監管部門的工作重點之一。依託去年研發的電子監管比對系統,目前市食藥監局已對市面上流通的一萬多種產品進行了資訊錄入,預計今年這一數字還將繼續擴大。
原產地、品名、批准文號、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號……基於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對全國3000餘家化妝品生產企業會員單位採集的附碼,在檢查中,執法人員只需使用掃碼槍就可對照生產企業採集的資訊,對市面上流通的產品進行初步的真偽判斷,第一時間排除過濾掉非法生產企業生產的可能。
據介紹,這一系統的覆蓋範圍今年還有望繼續擴大至基層食藥監站所。「隨著採集資訊的逐步擴大,記錄產品在不同場所的銷售情況,今後我們也將逐步建立起北京市化妝品經營銷售資料庫,一旦某個產品出了問題,就可以立即採取針對性的查控措施。」任曉穎表示。
我不反對使用保養品!我唯一的關心就是健康!因此我反對「盲目地使用保養品」、「盲目地執行醫學美容」。
根據科學邏輯,要確定保養品或治療的安全,應該在使用前、使用後都做紀錄;而且必須長期監測,反覆比對。
使用前後比對,是為了證明短期安全。使用前與長期後比對,是為了證明長期安全。這就是呼籲建立「使用保養品∕療程時,請隨時監測肌膚反應」的正確心態與為什麼護膚品「長期使用有危險」?=談「實驗室資料」與「長期追蹤PMS資料」的核心價值。
如果呆呆地相信單次監測的「證據」,就會出現「使用類固醇的褪紅效果很好,應該長期使用」這麼愚蠢的事!
保養品與醫美治療長期使用、大量使用,對身體健康影響深遠。只有真正長期監測,才能確保長期劑量安全,真正保護皮膚與身體的健康!(「皮膚測試」、「皮膚檢測」與「皮膚監測」有什麼不同?=專業醫療論壇問題回答)
如果您初次看到這個blog,發現「看不懂文章內容」。這是因為作者能力不足,文章悟道的順序不一。拜託您買本循序漸進的科普書籍(肌戒毒:14天不洗臉的真正醫學美容);也可以先看「肌戒毒」整體概念:電視專訪,然後聽聽錄音檔。理解真正真理之後您就會發現:
因為醫美措施而敏感、痘痘,甚至酒糟/玫瑰痤瘡的可能性很大!
因為錯誤保養品、雷射/激光療程產生黑斑是必然的!
任何傷害出現的反黑、發炎、脫皮、粉刺與紅腫、刺癢……一定有改善!
正確實施並遵守肌膚監測的指導,就是您保護自己最重要的科學證據!如果您同意上述理念,想定期獲得真正的醫學美容與保養品訊息?還請訂閱本部落格(Google封鎖國家請按這理)。
極緻,只做對的事!為了幫助更多患者,極緻希望獲得高手們的分享。如果您對某種治療的醫學證據非常有把握,還請告訴我們。極緻會謹慎地評估,並協助建立相關肌膚監測原則。至於買書……
補充閱讀:
「肌戒毒」整體概念:電視專訪(大陸請按這裡) 2013-06-18 20:18
!必看!肌膚監測,唯一的「醫學」美容!=新書的導讀文!必看! 2013-03-21 19:45:46
「肌戒毒:十四天不洗臉的真正醫學美容」臺灣廣播公司錄音檔 2013-02-01 21:23
敏感/酒糟肌膚的自我療護—談「十四天不洗臉」的自然醫學學理猜想 2011-03-15 21:2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