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 林志青 先生(@5047tw),單純因為自己的blog文章太枯燥,所以到處找正確的專家文章引薦,終於找到了他。很有趣的blog——各位知道成名最快速的「好方法」有二個:跟林志玲結婚,或者罵歐巴馬。許多美容達人選擇吹捧某某節目,另外一些專家則到處罵人。
林志青先生也罵人,但是風格不一樣!
看他的blog幾年來,看著「溫文儒雅的解釋著」,漸漸變成「苦口婆心的勸導著」,最後偶而出現「氣急敗壞的嘲諷著」。我自己也有類似的心路歷程,因此感觸尤深。
美容醫學,特別是皮膚美容醫學中,「保養品」是個被忽略的重要角色:請各位想一想,如果您做完除斑雷射,之後立即塗抹果酸乳液,當然很可能因此燒傷。這本「燒傷」的爛帳,到底算在治療的醫師頭上?還是算在錯誤使用的消費者身上?(雷射術後的護膚品建議、購買與追蹤)
這還算是簡單的。
還記得「在紫外燈下像日光燈一樣亮」的新聞嗎?我們知道,所謂「螢光反應」多半與紫外線波域相關——這些物質吸收了280~420奈米波長的紫外線,然後放出多半是青藍色的可見光(歷史上的夜明珠?)。如果有人臉上擦了充滿螢光反應的乳液,然後施打了532奈米的除斑雷射,「忽然敏感、臉腫了起來」,這筆糊塗帳又要算到誰的頭上?(「伍氏燈」就是「日光燈」!?)
所以我們需要理解保養品;無論是 皮膚科 醫師還是一般民眾。但是我們都知道「從成分表理解保養品」已經是死路一條了!想要理解保養品的真實效果與風險,究竟要從哪裡下手呢?(「以閱讀成分表方式理解保養品」?不!可!能!)
於是我想到「醫藥分業」:藥廠負責製造藥物,並且確定品質管控;藥師負責評估藥物交互作用。所以這些都是「給藥前應有的知識」。醫師則負責給藥,在臨床使用中持續觀察藥效與可預期/不可預期的副作用,這是「給藥後的持續觀察」。後者最重要的是「上市後監測;PMS」。因為「上市後監測」的醫藥界共同合作,發現了類似「阿斯匹靈除了止痛,也可以預防血栓性中風」、「諾美婷除了減重,也可能導致使用者中風」……這許許多多在藥物研發過程、初期實驗過程所不知道的新事證,從而真正完善地保障了人類治療安全。(為什麼護膚品「長期使用有危險」?=談「實驗室資料」與「長期追蹤PMS資料」)
林志青先生的這本書,對於臨床醫師如我,真算是一本寶書:張麗卿老師從正面講產品的設計理念、保養品製造學理;林志青先生從側面講,補充許多外人不知道的業界訣竅,還有民眾常見的錯誤觀念;加上我自己的「肌膚監測」。各位現代讀者真是福氣呀……既得到藥廠的製造知識,又得到監測的經驗分享。三本書花不到一次做臉的費用,卻可以避開受傷、拯救的幾十萬元冤枉錢!(心痛:先接受錯誤治療,再來擔心皮膚後遺症?)
我花了幾天才看完這本書;然後又回頭重新看了 林 先生的blog。雖然製造終究不是我的專長,下一次聽到達人、專家們胡謅瞎蓋,也知道如何更準確地修理……他的知識了!(大S復出保養界 人生哲學:狠狠的試!=廣告/新聞閱讀)
謝謝 林志青 先生。有幸寫點讀書心得,非常榮幸。
宋奉宜
極緻皮膚科診所 院長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 常務理事暨教育主委
行政院衛生署美容醫學教育聯合委員會 委員
² 想定期獲得真正的醫學美容與保養品訊息?請訂閱本部落格。這裏還有「微博答客問」欄目開通說明與更多影音視頻檔
補充閱讀:
雷射術後的護膚品建議、購買與追蹤 2011-08-01 15:20
「伍氏燈」就是「日光燈」!? 2012-04-20 20:21
「以閱讀成分表方式理解保養品」?不!可!能! 2011-09-06 17:09
為什麼護膚品「長期使用有危險」?=談「實驗室資料」與「長期追蹤PMS資料」 2011-03-15 16:21
心痛:先接受錯誤治療,再來擔心皮膚後遺症? 2011-11-23 13:25
大S復出保養界 人生哲學:狠狠的試!=廣告/新聞閱讀 2011-11-04 11:32
呼籲建立「使用保養品/療程時,請隨時監測肌膚反應」的正確心態 2011-01-06 16:11
部落格設置目的:
① 極緻,只做對的事!為了幫助更多患者,極緻希望獲得高手們的分享。如果您對某種治療非常有把握與醫學證據,請告訴我們。極緻會謹慎地評估,並且協助建立該治療方案的肌膚監測原則與大力推廣
② 因為醫學美容而敏感、痘痘而酒糟/玫瑰痤瘡嗎?因為保養品、雷射/激光療程產生黑斑嗎?有反黑、發炎、脫皮、粉刺與紅腫、刺癢的問題嗎?肌膚監測是您最重要的科學證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