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過張麗卿老師的輕鬆看成分,輸贏一念間;我所理解的內容,應該是談論「對成分要有正確的認知」。這部份台灣推行許多,個人認為「對成分有正確認知」這種教育是重要的,但是也是困難的—「惡紫奪朱」的意思,就是「某正確理論推廣一遍,就會誘發某不太正確理論推廣一百遍」。這樣的現實並不罕見。身為社會衛生教育的推廣者,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難題。
邱品齊醫師也很努力地推廣「保養品成分認知與分析」。就我個人看,他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消費者學了一點粗淺的成分知識,開始胡亂地應用,結果是更多傷害」。這部份是我個人對他格文長期觀察的心得,不代表 邱 醫師自己的想法。
另外,關於「很多成分的分子過大還帶有極性(像是酵素或是生長因子蛋白),這些成分根本就很難穿透表皮發揮效果」這個想法,經過這麼久的肌膚檢測,我在保養品吸收的途徑=談談許多人都會犯的錯誤!?一文中提出不同的意見;請各位格友務必撥冗看看該文。
給個我自己的結論(這是每一篇文章必須交代的):
邏輯上,從「研究成分切入去了解保養品」是正確的想法;但是在實務應用上,「結果是好的,就是好的」才是硬道理。既然保養品沒有「上市後監測PMS」這個機制,對於成分的理解就不算完全。我還是建議以肌膚檢測為主,成份理解為輔的切入方式。無論對醫師或消費者來說,這才合理、安全的實務性作法。
其它的部分還是引用他的文章吧;請各位自行思考 邱 醫師的「真義」:
如果只一味的強調成分吸收而不加篩選的話,最後造成「病從膚入」就麻煩了…...常常都會聽到消費者詢問說所使用的保養品是否可以被吸收?我想很多人都只關心吸收不吸收的問題,但重點應該在於皮膚到底需要吸收什麼?......重點並不在於吃的量有多少,而是在於食物的種類、處理的方式以及營養的均衡度。先前文章中有提到「快速吸收」的迷思......把物質塗在皮膚上是否會吸收是有不少的考量因素......像是有些保養品會為了強調產品視感及觸感添加色素、香料及過多的乳化劑,但這些成分有很多是分子量小且非極性的物質,使用後是有可能被吸收到皮膚裡甚至到血液中......此外現在市場上很流行天然、有機、樂活及植物的概念,造成產品中會添加過多的萃取成分並宣稱各式各樣的效果,因為這些成分都是複方對於肌膚來說反而會暴露到過度複雜的物質,而且有很多成分的代謝方式及對於肌膚的長期安全性都還尚無定論......現在化妝品市場幾乎都只講求活性成分的吸收效果,但其實在這背後還有相當多的問題及觀念需要釐清;而且很多時候你所用的化妝保養品,早就超過你的皮膚可以負擔的程度。皮膚本來就不太想吸收太多東西進來......我真的很擔心也為這些人的皮膚叫屈…...
補充閱讀:
留言列表